“项目建设进度如何?”“相关职能部门是否积极履职,帮助协调解决问题……”炎炎烈日下,诸暨市纪委监委派驻第七纪检监察组深入该市应店街镇海归小镇开展专项调研,深入查找驻在单位在项目实施和政策执行中的薄弱环节,推动解决实际问题。
这是诸暨市纪委监委新组建的派驻机构在正式运行后,对驻在部门履职尽责情况开展常态化监督检查的一幕。近年来,该市纪委监委以全面推进大综合派驻监督改革为契机,聚焦更好发挥派驻监督作用,深入推进派驻机构体系机制、集中办公、力量配备等改革,持续提升监督穿透力和有效性。
纲举而目张。为保障派驻机构派而有为驻而有效,诸暨市纪委监委统筹考虑条线归口和业务关联,系统调整派驻机构分组、监督单位范围,并结合本地实际出台《市纪委市监委派驻机构工作办法(试行)》等10项配套制度,进一步规范工作流程、提升工作质效。在实际运行中,由职能科室围绕驻点监督、提级监督等创新制度发函提示工作落实,至目前已形成清单化监督计划29项。同时,该市优化片区协作制度,构建起“室”统筹协调、“组”联动响应、“地”深度融合的工作格局,在日常监督、专项监督、线索处置等方面同向发力,变“单兵作战”为“集团会战”,优势互补效应和交叉协作效能不断凸显。
近日,派驻第三纪检监察组正股级纪检监察员顾旭东来到委机关第二纪检监察室,商讨一起疑难案件的切入角度。“集中办公后,协作片区内成员间联系更紧密,许多工作都可以面对面交流,工作更顺畅。”顾旭东由衷感叹。事实上,派驻机构全面进入委机关集中办公后,工作“顺畅感”不止于线下,还在线上——专网铺设的全覆盖,使得各派驻机构均能通过平台直接发起相关资源在线查询,查询过程也较以往更为规范高效。
今年7月,派驻第八纪检监察组完成了对建设集团的驻点监督和对水务集团下属某公司的提级监督,发现问题5个,党纪政务处分3人次。“问题的发现得益于人员力量的加强,我们分成两个小组,将驻点监督和提级监督两项工作同时推进,监督效率显著提高。”组长戚新华说道。改革后的派驻机构每组定编8人,人员配备更为科学合理,派驻监督力量得到了进一步盘活。
为提升派驻机构干部队伍监督执纪执法能力水平,诸暨市纪委监委还启动了派驻机构干部全员办案竞赛活动,设置信访办理、红色预警处置、问题线索核查、案件质量评查等4个竞赛项目,按主办、协办人员分别赋分,竞赛结果作为年度考核、选拔任用、评先评优的重要参考,有效激发派驻干部工作积极性。
“接下来,我们将在完善长效机制、提升监督质效上持续下功夫,推动实现派驻监督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诸暨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
(诸暨市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