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环境是市场经济的“土壤”,更是区域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近年来,湖州市吴兴区纪委监委立足纪检监察机关主责主业,聚焦企业发展的“痛点”“堵点”“难点”,通过划清政商交往边界、整治损害营商环境的顽瘴痼疾、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等举措,以强有力的监督推动解决影响营商环境的突出问题,为辖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清障护航。
为规范政商交往行为,该区纪委监委联合区委统战部、区工商联等部门,共同出台《吴兴区政商交往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明确公职人员在服务企业过程中“可以为”和“不可为”的具体情形。“正面清单列出10项鼓励性举措,包括公职人员可依规协助企业办理项目申报流程、可在规定范围内为企业提供政策解读等;负面清单则划出8条‘红线’,如严禁公职人员接受企业宴请、收受礼品礼金、向企业摊派费用等行为。”据该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推动清单真正落到实处,该区纪委监委还专门组建了专项监督组,通过走访企业、与公职人员谈心谈话等方式开展常态化监督。
图为湖州市吴兴区高新区纪工委工作人员将监督触角延伸至产业发展一线,动态掌握产业发展实际困难,督促相关职能部门打通政策落实、资金使用等环节的堵点。秦路炜 摄
“这次培训通过剖析负面案例,让我们对纪律规矩更加明晰,也再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日前,吴兴区某乡镇经济发展办公室负责人在参加完该区纪委监委组织的政商交往专题培训后深有感触。今年以来,该区已开展此类专题培训6场,覆盖公职人员300余人次,对3名存在模糊政商交往界限苗头问题的公职人员进行提醒谈话,督促整改问题7个,切实筑牢公职人员服务企业的思想防线。
同时,该区纪委监委聚焦吃拿卡要、冷硬横推等损害营商环境的突出问题,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清风行动”,通过设立营商环境监督专线、在政务服务大厅设置意见箱、深入企业开展“面对面”走访等方式,广泛收集问题线索,并将收集到的线索分类处置、限时办结。
今年3月,监督专线接到某企业来电,反映某乡镇执法人员在开展企业检查时,对最新政策解读不够细致,导致企业对检查标准理解不清、配合效率不高。该区纪委监委迅速联合相关部门介入,一方面向企业耐心解读政策细则,另一方面对该执法人员进行业务指导和工作提醒,帮助其提升政策宣讲与沟通能力。事后,该执法人员主动上门回访企业,高效完成后续检查工作,获得企业认可。截至目前,该区已通过“清风行动”协调解决企业诉求40余件。
下一步,该区纪委监委将不断创新监督方式方法,以精准有效的监督推动营商环境优化,让企业在吴兴安心经营、舒心发展。
(湖州市吴兴区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