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浙江省纪律检查委员会 浙江省监察委员会

【纪检监察人·手记】最欣慰的,莫过于看到群众的笑颜

2019-12-09 09:45 浙江省纪委省监委网站

  “为了这个问题我寄过的信都数不清了,到底有没有人管了?”60多岁的夏老伯几度激动地从椅子上站起来,火药味十足。

  “您别急,坐下来慢慢说”,我递上一杯热茶。

  “都20几年了,还不够慢?!”夏老伯没好气地坐到椅子上。

  “老人家,既然这次信访件到了我这里,我管定了!”我坚定地告诉他。

  坐在夏老伯对面,我能明显感受到他对我的不信任。但这份“不信任”没有让我气馁,反而转换成办好这个信访件的动力。

  夏老伯是温州市鹿城区丰门街道新屿社区的居民。近年来,他多次到属地街道和相关部门信访,反映社区一处移民安置房20年来一直被陈某某、朱某某非法占用,要求予以解决,但至今未果。这次,他实名到区纪委监委信访,要求查处有关单位不作为问题。根据协作共同体分办要求,信仿件转到了我所在的纪检监察组,由我主办。

  组内对这个信访件非常重视,立即就有关问题进行研判,并专门成立工作组进行调查。初步了解后发现,该信访事项历时20年、涉及3次事权划转、2次部门机构调整、10多名相关人员,同时,还正在经历一场跨度3年的民事诉讼,确实是个棘手的问题。

  群众事,无小事,信访工作更要从细节做起,做进群众的心坎里,这是我多年信访工作的坚持。面对如此复杂的信访事项办理,一定要思路清晰,从源头上分析问题,再对症下药。为此,工作组深入调查取证,查阅区移民办2003年以来的相关资料30余份,并多次向相关工作人员和被信访人了解情况。

  调查发现,房屋侵占人陈某某、朱某某均系文成县水库建设外迁安置移民,因对安置政策不满,以历史遗留问题未解决为由长期占用移民安置房。多年来,区民政局(区移民办)主要以向上级汇报、会议协调、责令腾空等手段来处理该问题,缺乏强硬有力的配套执行措施,直至2017年才向法院起诉。夏老伯反映区民政局(区移民办)不作为的问题虽然不属实,但该局确实存在工作失职之处。

  为彻底化解此信访问题,我们利用一个多月的时间连续走访区民政局(区移民办)、区人民法院、丰门街道等相关单位,研究相关法律政策,讨论善后处置方案,形成部门协作合力。很快,区人民法院就该处移民安置房被非法占用问题作出民事判决,要求陈某某、朱某某腾空房屋归还区民政局管理。至此,一起长达20多年的积案终于得到彻底化解。

  当我向夏老伯反馈办理结果的时候,他既意外又惊喜,握着我的手激动得热泪盈眶,“反映了这么多年,现在终于解决了,我心里的这块石头总算放下了……”,看着他脸上笑开的褶子,我深受感触,信访工作中最欣慰的莫过于看到群众的笑颜。

  通过对一些信访件的办理,我也发现一个共性问题。很多信访积案难以得到解决,主要原因在于新官难理旧事。如果大家都以第一责任人的态度去对待群众信访工作,很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翻开工作日志,我写下八个字——“不忘初心,办信为民”,权作提醒与激励。(温州市鹿城区纪委区监委驻区委政法委纪检监察组副组长 徐无为)

(温州市纪委监委)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