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05 08:16 浙江省纪委省监委网站
衢州市衢江区黄坛口乡下呈村监察工作联络站站长 王国良
清晨,青石板铺就的通景道路两旁一派热闹景象,商户、农家乐业主们紧张准备着开门营业,游客们在绿树成荫的沿溪公园晨练、聊天。
“老王,这么早就上班啦,快进来坐坐。”刚走到村农产品销售中心,商铺老板小江边招呼客人边热情地和我打招呼。看着他忙碌的身影,我的思绪飞到了两个月前。
我们村坐落在国家4A级景区天脊龙门山下,是进山的必经之地,也是夏秋季外地游客避暑地,村民们纷纷在路边搭起了棚铺招揽生意,占道经营现象普遍,不仅有损环境美观,也存在着安全隐患。
为整治棚铺问题,村里积极争取资金建造村农产品销售中心,劝说商户拆除棚铺,等待搬迁,这一决策得到大多数商户的响应,可还有8户却不愿意拆,小江就是其中最坚决的一位。
“他们不拆照常做生意,还是老实人吃亏哇。”一天傍晚,我听见几个拆掉棚铺的商户坐在公园里议论,语气中明显有些激愤。走访其他村民时,有的为提前拆除棚铺而后悔,有的甚至质疑村干部的执行力,我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8户农户为什么不拆?带着疑问,我逐户开展了走访。未搬迁商户觉得棚铺位于景区入口,生意好做,农产品销售中心也迟迟未开工。我把走访的情况向村支部书记郑衢明汇报时,老郑无奈地说:“楼造得慢,人难劝,我们也实在没辙。”
“工作推进中留有‘尾巴’,会把群众热情浇灭,下一项工作我们还怎么开展!”老郑听了我的话,沉默良久,点了点头。
当天晚上,村两委召开会议,决定加快推进农产品销售中心项目建设,同时采取村两委干部联户的方式,全力做好剩余商铺业主的搬拆工作。
督促加快农产品销售中心项目建设成了我的监督重点,对设计评审进程缓慢导致迟迟未开工的问题,我将该问题向乡监察办报告,在乡监察办的监督下,仅10天时间,项目就通过了设计评审。在项目建设中,我经常性来到工地,查看项目建设进度和质量,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村干部要求施工单位整改。
“老王,我联系的这个小江工作不好做,我没办法了。”村委小吴找到我诉苦。
“小吴,小江的疑虑主要是怕生意不好做,你可以从我们村庄和景区发展规划入手耐心解说,环境好了,游客肯定会越来越多,不愁没生意。”我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你千万不能有畏难情绪,空了经常带小江来新建的村农产品销售中心走走,相信会有效果的。”
经小吴多次电话、上门交心后,小江终于改变了态度,还协助做好其他商户的工作,8户棚铺全部完成拆除,农产品销售中心也如期完工。
“现在生意越来越好啦,多亏当初你们耐心地劝导我。”正想着,小江端着一杯茶来到我面前,打断了我的思绪。看着他愉悦的神情,我也由衷地高兴。
项目实施留有“尾巴”,往往是群众不理解造成的。绕道走只会失信于民,只有用心用情,真正把项目的好处讲深讲透,督促去除项目推进中的“尾巴”,才能赢得群众的支持和配合,提升基层干部的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