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专题专栏 > 镜头·手记 > 手记

【纪检监察人·手记】暖心回访助力干部重拾干事激情

2025-08-01 10:14 来源: 浙江省纪委省监委网站

海宁市马桥街道纪委副书记、监察办副主任 钱丽燕

  “很感谢之前一次次推心置腹的谈心谈话,让我逐渐走出阴霾,重新振作起来,全身心投入到现在的工作中。”当街道干部封某某来到办公室和我道别时,交流中透露出满满的冲劲。看到他如今的斗志昂扬,我内心甚是欣慰。

  时间回到两年前。当时,封某某作为街道应急管理办公室主任,负责安全生产工作,因一起较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被给予政务警告处分。受到处分后,他一度意志消沉。时至今日,我仍清楚记得首次回访时和他见面的场景。那时的他神情憔悴,言语之间略显委屈。

  封某某萎靡不振的状态,让我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回到办公室,我便马不停蹄做起了回访“功课”,把他作为重点回访对象,并为其建立了专项档案。在认真查阅回访教育对象受处理处分的原因、性质及表现的基础上,组建了回访组,并向所在部门了解其近期思想动态和工作表现,完善个性化回访帮扶方案。

  回访教育不能千人一面、千篇一律,只有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才能精准施治、对症下药。为确保回访效果,我们耐心和被回访对象谈话交心,认真倾听封某某的想法和诉求,了解和掌握其对违纪违法行为的认识、对待处理处分的态度及悔错改错表现、工作履职情况等,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教育引导和政策纪法宣讲,让他既认识到纪律处分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也感受到组织关怀的温度与厚度。在对封某某的第二次回访中,我们给他带去了一份特殊礼物”,一本《典型案例》一张结对联系卡”。通过一次次的沟通交流,他也慢慢向我们敞开了心扉。我们与他一起剖析原因、总结教训,同时鼓励他迈过心中的坎,全力以赴干工作。

  每一次回访,我们都根据封某某的不同状态对回访方案进行调整。“安全生产事故看似不可控,但只要我做得更多、更细、更实,就能让事故发生率变低。”在主动表明工作态度后,封某某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精神面貌和工作态度的改变。在之后的工作中,他重拾信心、勇挑重担,牵头启动区域安全生产风险管控项目,有效确保生产安全,以新的业绩重新赢得了组织和群众的认可。

  “受处分是不是就打上‘标签’了?”“会不会被组织抛弃?”面对受处分党员干部的担忧,每次回访后,我们都会集体研判,科学制定回访评价,梳理填写《回访对象综合评估表》,作为处分期满后恢复党员权利、解除处分的重要依据,有效释放“改了就是好同志”的鲜明导向。

  从最初的萎靡不振,到如今的斗志昂扬,对封某某的回访事件让我深刻认识到,处分干部不是“句号”,而是“逗号”,只有帮助受处分人员正确认识和改正错误,化压力为动力,焕发新的干事热情,才能真正实现纪检监察工作“治病救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