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游县纪委监委第二派驻纪检监察组副组长 劳开元
“哗啦啦——”清澈的水流从崭新的水龙头喷涌而出,溅起细碎的水花。刘奶奶一边洗着菜一边热情地告诉我:“劳书记,您瞧瞧这水多清亮!现在我们终于不用担心干旱季节没水喝啦!”看着老人眼角堆叠的笑纹,我的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了那一天。
今年年初,我所在的龙游县纪委监委第二派驻纪检监察组对民生实事项目进展情况开展专项监督。我和同事踩着泥泞的山路走进洋坞自然村,恰好看见刘奶奶坐在屋檐下择菜。见我们胸前的工作牌,老人放下手里的豆角,和我们聊起天来。了解了我们的来意后,刘奶奶的嗓门陡然提高:“你们是来检查水站的?这好事跟咱们村没关系哟!咱喝水全靠自己造的小蓄水池,雨天喝黄泥水,旱天就得到处找水,哪还有保障?”
为什么惠及民生的单村水站改造提升项目反而引起了刘奶奶的不满呢?原来,龙游县石佛乡大力山村是全县北部海拔最高的山村,22个自然村高低错落分散,其中洋坞自然村与中心村相距甚远。刘奶奶所在的洋坞自然村不在单村水站管网之内,几户人家自建的蓄水池水源受季节性影响大,水质难以保证,一遇持续干旱就会出现供水不足甚至缺水现象。
老人的话像块石头压在我心头。告别刘奶奶后,我们继续到其他家里走访。洋坞自然村总共只剩下3户人家,都是老人留守。干旱季节,老人们还要走好几里山路去山涧挑水喝。
饮水问题事关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容不得半点拖延。我们当即找到大力山村党支部书记核实情况。
“洋坞村住户少、地势又复杂,当初设计方案就没把这儿纳入管网。”村书记指着图纸解释,“本想着几户人家能应付,我们也就没向上级部门反映。”
“那老人挑水的难处呢?方案公示时征求过他们意见吗?”我翻着村民花名册追问。
村支书的手指在桌面顿了顿,低声说:“当时觉得工程量小,就没专门上门,确实是我们疏忽了……”
群众的呼声就是监督的方向,民生项目绝不能有“遗忘的角落”。我当即建议组里下发工作提示单,督促县林水局、县水务集团、村两委重新完善单村水站改造提升方案,必须做到项目惠及每村每户。为此,县林水局牵头成立了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全面排查农村供水工程管护漏洞,持续畅通24小时农村供水服务电话,从问题受理到处置反馈形成有效闭环。
当大力山村的单村水站改造完成的消息传来,村里供水水质、供水压力、供水保障率等各方面均得到了明显提升,大力山村的每一个自然村的村民终于都喝上了“放心水”,我心中的石头也终于落了地。
监督工作仍在继续,建好更要管护好。监督组围绕供水工程建设质量、供水质量器材采购、供水设施建设管理情况等方面开展多轮明察暗访,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2个,持续拧紧饮水“安全阀”,不断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据了解,全县已累计完成农村单村水站改造提升31座,同时单村、联村水站都采用最新的陶瓷膜制水工艺,经过该设备处理的水平均浊度能达到远低于国家饮用水标准,确保每一户都能喝上优质水。
立于大力山巅远眺,错落的自然村藏于翠林深处,或大或小,或近或远。身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我深知,唯有将监督的触角精准延伸至基层每一个角落,让民生项目真正扎根群众心坎,那我们与群众之间,便再无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