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市普陀区东港街道纪工委副书记 胡波
“以前走到最近的公交站得20多分钟,如今一出门就能坐上车,心里踏实多啦!”家住东港街道灵秀社区瑞丰家园的94岁陆杏英阿婆,说起家门口新添的公交站,脸上笑开了花。
她质朴的话语,让我心里也涌起一阵暖意。今年9月末,当330路公交车缓缓停靠在沈院南侧新建的站台前时,困扰了瑞丰家园居民多年的出行难题终于得到了解决。
“圆梦”的背后,是一段始于春日的监督推动。在今年4月的一次“网格夜访”中,街道纪工委在瑞丰家园开展走访,居民们纷纷对公交出行问题反映强烈,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家里老人年纪大了走不动路,要是家门口能有公交站就好了”“走路去最近的公交站得好长时间,早上上班上学都不方便”……居民们希望增设公交站的呼声急切。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面对群众的需求和呼声,我和东港街道纪工委的同事们立即采取行动,联合区交通部门下沉一线,对瑞丰家园周边现有的公交线网布局、道路通行条件、客流分布情况开展“调研式”监督。同时,我们多次与社区干部、居民代表座谈交流,以“面对面”的形式耐心倾听公交车无法通行的实际困难,从纷繁复杂的情况中抽丝剥茧,寻找问题症结和破题关键。
转机说来就来——灵秀隧道通车了!这条新建成的通道不仅大幅改善了区域交通格局,更给优化公交线路、增设交通站点提供了宝贵契机。结合前期调研监督情况,我们迅速整合相关情况,第一时间向街道主要领导作专题汇报,明确提出将瑞丰家园公交站设置列为重点攻坚任务,监督推动各项工作全力全速落实。
考虑到公交站的建设涉及市区多个部门,协调难度较大,我们主动对接人大部门,探索构建 “纪委监督 + 人大监督” 贯通协同机制,以定期会商、联合督办的方式,精准打通公交站点设置过程中存在的部门协调难点、落实过程堵点,凝聚多方合力推动将群众的“心头事”办成“暖心事”。
“候车亭建设由谁来负责?”
“哪路公交车将途经此站,调整方案是否已拟定?”
“正式通车的时间表是什么?”
带着这些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我们一次次走进街道城建办,既紧盯工程进度是否按计划推进,也逐项核查工程质量是否达标。在一次次的沟通中,我们总会反复叮嘱:“一定要把好事办好,绝不能辜负了群众的期盼。”
在街道纪工委的持续监督推动与各方的协同努力下,公交候车亭于8月底顺利竣工。随后,街道又与公交公司进行了多轮细致研讨,最终敲定330路公交车的调整路线,从具体走向、停靠站点到发车频次,所有细节逐一落定。公交站内,崭新的便民设施、干净的候车座椅、清晰的路线标识……正式通车已做足万全准备。
时隔几个月,当我们再次走进瑞丰家园时,居民们早已享受上了“家门口”的公交服务。听着老街坊们真心实意的夸奖,之前跑部门、访群众、盯进度时的点点滴滴,此刻都在群众的肯定与笑容中化作甘甜与欣慰。这次的监督实践也给予我深刻的启示: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唯有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才能赢得群众的真心认可,汇聚起深厚的民心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