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28 08:57 浙江省纪委省监委网站
衢州市衢江区铜山源水库源头的双桥乡,山水环绕、风景秀丽、民风淳朴。
美丽的铜山源水库源头双桥乡
境内黄蒙溪和铜山溪交汇处的溪滩村,从远处的高山俯瞰,形状好似一条鲤鱼。衢州六烈士之一的江文焕就是从这里走出大山,投身革命事业。
江文焕陈列馆
江文焕,又名江涵,1919年12月出生,正值五四运动风起云涌之时。江文焕侄子江浩然介绍说,以前家里条件非常艰苦,只能给叔叔江文焕提供少量经济支持,可他刻苦好学,考上了大学。
江文焕侄子江浩然向前来参观的学生们讲述江文焕事迹
走进江文焕陈列馆,展柜内一封封红色家书影印件引人注目。家书中诉说着这位进步青年成长为一名拥有坚定理想信念的共产主义战士的历程,传递出他浓烈的家国情怀。
陈列馆内展出的江文焕家书手稿影印件
1942年5月,在日军占领衢城的前一天,江文焕和程正迦等8名同窗好友,离开衢州,行程五千里,奔向大西南的重庆。到达重庆后,江文焕和程正迦分别考入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和重庆女子师范学院。
“志向不会自己生成的,我们如果能善于运用我们的困难,奋力上进,前途一定光明,生活肯定幸福。经我长期观察思考结果,正决定到北方去。”就学期间,江文焕如饥似渴地阅读了在进步同学中秘密传阅的马列著作和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思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与程正迦的书信中,就多次表达了向往“跑西北,走陕北”的光明之路。
江文焕离重庆到昆明西南联大读书时和程正迦的合影
抗战胜利后,江文焕就读北京大学外文系,不仅通过各种途径阅读毛泽东著作、《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等,还积极投身“抗美暴行”、“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等学生运动,任北京大学《罢课委员会通讯》编辑,以犀利文笔揭露国民党的倒行逆施。
“我对社会主义的信心很强,也明白我俩将来的生活、事业、前途之发展以及子女和子孙后代的养育和幸福,只有在那个理想、那个制度下,才能有扶助、有保障、有成就。”期间写给妻子程正迦的许多家书中,饱含着对社会主义的向往和坚定的理想信念。
北京大学横幅下振臂高呼的江文焕
1947年夏,江文焕因病回到家乡衢州。1948年10月,中共衢州中心支部建立,江文焕担任支部书记,程正迦担任支部委员,成为当时衢州地区革命斗争的领导核心,秘密开展爱国宣传、统战策反,组织游击武装斗争等工作。
江文焕生前留下的唯一一张全家福照片
1949年1月23日,江文焕不幸被捕。在狱中,面对敌人的严刑逼供,江文焕宁死不屈,并鼓励难友们坚持斗争,他在遗书中写道:“牺牲生命算不了什么,只是一个事业刚刚开始,不能继续干下去,未免遗憾。”4月中旬,江文焕等6名共产党员被秘密杀害。牺牲时,江文焕年仅30岁。
“不要为我病倒,要把孩子带好。”这是临刑前,江文焕托人给妻子带去的最后一封家书。寥寥几字,寄托了他对革命事业的忠诚和对家人难以言喻的爱。
后人采访整理的《程正迦回忆录》《鸿雁传情——江文焕烈士遗作》
学生们在江文焕烈士纪念碑下缅怀先烈
青山不语,丰碑永存。如今,江文焕家书,保存在浙江革命烈士纪念馆。而双桥乡溪滩村的江文焕烈士陈列馆和纪念碑,已成为了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坚定信仰,奋勇前进。
(衢州市纪委市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