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浙江省纪律检查委员会 浙江省监察委员会

石泉吴氏:诗礼之家 家风传世追共富

2021-09-01 07:30 浙江省纪委省监委网站

  有石有泉岂惟王维山居秋暝;亦耕亦读直媲陶潜东篱种花。长兴县李家巷镇石泉村,以宅后金狗山石缝间多泉水而得名。根据现存清光绪版《吴氏宗谱》记载,一千多年前南朝梁时,有梁朝著作郎著名文学家吴均,生有二子,其次子吴僧永被梁武帝招为驸马都尉,将居家从长兴青山苕溪中游晏子乡始迁下游吕蒙山之阴,以为封地。自此吴姓宗族便一直静静在此繁衍生息,代代相传,渐渐成为显赫一方的名门望族。

1.png

吴氏古建驸马府邸

2.png

吴氏家训文化墙

  石泉吴氏以耕为本、以读荣身、以礼治家、以廉为吏、心怀天下。吴氏一门,科举四进士、举人十余,国学、生员更是不计其数;仕途上高官显职遍布朝堂内外;财富上出现了田连数州的巨富;学术上更出现了史上伟大的私人著述家。依《长兴县志》记载,石泉吴氏曾建有八座牌坊,古代牌坊依礼法,唯功德卓著臣民经朝廷恩准方可建造。牌坊,乃旌表褒奖模范臣民,树立道德楷模,熏陶教育他人。而吴诚、吴琼、吴珫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吴诚献计治水,为民谋福。在他的建言下,不仅水患得到治理,而且围堰复垦所得粮田全归百姓自有,且免三年赋税。吴琼家财万贯,乐善好施。“吴十万”,富甲一邑却不独富,他因善发粟救饥,屡奉诏褒奖。吴珫硕学瑰行,流芳后世,他淡薄功名却酷爱读书,所著《三才广志》被定为“中国古代最大的私纂百科全书”,分家时只要薄地瘦田,将沃土肥田均让与穷苦百姓,实属胸怀天下之大仁。

  如此“诗书簪缨,钟鸣鼎食”之盛况绝非偶然,而是得益于吴氏族人恪守家训,涵养家风,其家训可归结为十二字箴言,“重孝悌,重修身,务本业,尚读书”。吴氏家训至今仍被后人所尊崇,吴氏后人孜孜以求地不断挖掘,其文脉源远流长,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中再次焕发勃勃生机,成为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3.png

吴氏宗谱

5.png

吴氏宗祠

  一梦千年,石泉村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景观价值。现仍存有三座牌坊、三座古桥、十余座古建筑,300余件出土文物,其中不乏国家级珍贵文物。因此于2018年入选浙江省第七批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名单。在创建中,石泉坚持党建引领,持续推进“家风家训”及文明诚信建设,使得清风正气不断升华,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

6.png

石泉村村貌

7.png

石泉村美景

  为弘扬吴氏传统文化,推进清廉乡村建设,石泉村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如把各家各户的好家风、好家训在家门口“晾晒”出来,并辅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牌;又在吴氏宗祠内进行每月一次的家规家训活动,启蒙礼、成人礼、家规家训书法比赛等等,通过这种浸润式的宣传,最终形成石泉村人共同的“民风”,以此推动村民之间的融合和凝心聚力,将吴氏传统文化薪火相接,流传永远……

(湖州市纪委市监委)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