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浙江省纪律检查委员会 浙江省监察委员会

十里清风园 步步廉入心

2020-11-23 09:00 浙江省纪委省监委网站

  丽水,因山而美,因水而丽,因绿而名,因红而兴。无数革命先辈、历史名人、处州儿女在这里留下许多清廉佳话。陆游、范成大的清廉诗篇,包拯、刘基的清廉家训,何文渊、汤显祖的清廉典故辉映润泽着丽水大地。

  为大力践行浙西南革命精神,弘扬以国为重、以民为本、以清为美、以廉为荣、以俭为德的清廉文化,丽水市依托大溪治理改造工程,打造了“十里清风”清廉主题公园,传承一段历史,弘扬一种精神。

  “十里清风”取材莲花、青瓷、宝剑、石雕、剪纸等本土特色元素,以驿站、战船、亭子、雕塑、壁画等形式,将传统艺术与现代科技有机融合,打造了三大游览互动空间:一是驿站、广场、却金亭清廉文化展示区块;二是五个主题雕塑;三是主题壁画园区项目寓教于乐去年国庆一经开放就广受好评,成为丽水市清廉文化教育又一重要阵地。

“十里清风园导览图

清廉驿站

  沿着十里清风清廉主题公园往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主题雕塑《鼎说》之正气,体现丽水人民忠诚不渝、干净干事、勇于担当之传承,展示丽水清廉文化之厚重与之遥相呼应的《绽放》则以莲之品格,咏唱丽水清廉文化之纯净。不远处的特色雕塑,名为《前行》。从唐贞观到明代,丽水一直是朝廷战船制造基地。该作品将古老文明与时代精神有机融合,以船之劈波斩浪,弘扬丽水清廉文化之奋进。在作品里面,通过声、光、感触等多媒体投影让群众体验“廉洁之路”与“万丈深渊”。龙泉宝剑,始于春秋,兴于魏晋。利剑出鞘,断贪赃枉法之妄念《亮剑》以剑之力量,打造丽水清廉文化之磅礴。

主题雕塑

  公园仿了一座“却金亭”,供游人休憩的同时,向人们述说何文渊却金守廉的故事却金亭始建于明代宣德年间,原址位于城东刘山驿(今丽水岩泉街道却金馆村)。清道光《丽水县志》卷六载:却金馆,在刘山。明温州府何文渊却金处。民以其金建亭于其地,匾曰却金以纪念明代廉吏何文渊之清风素节。明代处州府推官顾大典诗为赞:华馆抗崇林,清风振古今。高人敦素节,精志薄黄金。岭锁秋风冷,亭虚夜月侵。宦游当此地,俯仰意何深。

“却金亭向游人述说着何文渊“却金守廉”的故事

  一路向前,山光水色,各组壁画点缀其中公园里500米设置一个休息站内都有两面专门设计的异形墙面朝好溪的为壁画面,背后则为文字面。八组壁画主题分别清廉家传、清廉为政、清廉尚学、清廉爱国、清廉敬业、清廉奉献、清廉公义清廉戒奢。

  “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良好的家风集中体现在家训上。“清廉家传”壁画就讲述著名家训刘朱古训》和《颜朱古训》的故事其中,《刘基家训》的作者刘基字伯温,处州(今丽水)青田县南田人,明朝开国元勋,著名军事家、政治家和文学家,其功绩被后世誉为“渡江策士无双,开国文臣第一”。他行“言传”,重“身教”,其家训核心是“重文崇智,尚俭倡廉”,对后代影响很大。刘基之后,文武兼备、清廉节俭的世家风范代代相传,在其后代中涌现了诸多文人、将军、乡贤、名流等人才。

壁画主题之“清廉家传”

壁画作品《刘朱家训》

  “清廉爱国”说的是舍小己为大家的奉献爱国精神。壁画《卢镗抗倭》描绘了明朝嘉靖年间的抗倭名将卢镗清廉爱国故事与戚继光和俞大猷同为明朝嘉靖年间的抗倭名将丽水人卢镗,于东南沿海奋勇抗倭三十多年,身经百战,俘虏和斩杀倭寇万余人。抗日战争时期,丽水人民为激励爱国热情,抵抗日寇入侵,将丽水城内的三条街道,分别以“大猷、卢镗、继光”命名,并保留至今。

壁画主题之“清廉为政”

  崇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孔子曰:“君子学以致其道”“清廉崇学”主题中的《朱家尚学》壁画,描绘了缙云河阳村朱氏家族清廉崇学的故事。宋元时期,河阳村相继出现了八位进士和“十户九儒生”的崇学氛围。清末民初,朱显邦远赴东洋留学,后回国致力于教育。近几十年来,村里相继走出12位博士,40多位硕士,有10人获得副教授以上职称,形成了远近闻名的“博士村”,其耕读传家的风范让人赞叹。

壁画作品《朱家尚学》

  习习清风来,步步廉入心。公园的清廉故事还有很多很多漫步其中,可岸山水相映听好溪流水涓涓,享十里廉清风,得趣味寓教于乐

  (丽水市纪委市监委)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