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16 06:31 浙江省纪委省监委网站
淡溪镇梅溪村
近年来,乐清市淡溪镇党委、政府以王十朋事迹为主线,通过修复、建设与王十朋相关的古迹设施、举办一系列活动讲好王十朋清廉故事,凸显“廉”实力,展示“廉”风采,实现“廉”价值。依托温州清风之旅路线,淡溪镇打造王十朋纪念馆、梅溪草堂、梅园等“一馆一园一堂一居一廊”廉政文化基地,举办“状元出巡”踩街、状元宴、荷花节、油菜花节等活动。据不完全统计,仅2020年就接待干部群众5万人次。
近日春光正好,梅溪村游客络绎不绝,跟随人潮,让我们一同探访梅溪村,从中探寻王十朋的清正一生。
王十朋塑像
过梅溪村牌楼后笔直向前,村路尽头便是王十朋纪念馆。
王十朋(1112—1171),字龟龄,号梅溪,乐清四都左原(今淡溪镇梅溪村)人。南宋著名政治家、诗人,爱国名臣。
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他以"揽权"中兴为对,被宋高宗亲擢为进士第一(状元),官秘书郎。王十鹏曾数次建议整顿朝政,起用抗金将领。孝宗立,累官侍御史,力陈抗金恢复之计。历知饶、夔、湖、泉诸州,救灾除弊,有治绩。因为有文才,又忠勇,爱百姓,有担当,宋孝宗赞王十朋:“南宋无双士,东都第一臣”。
王十朋纪念馆全貌
王十朋纪念馆整体为三退三进三桥式院落结构,内部陈列王十朋生平事迹、王十朋诗词及碑刻等。
王十朋纪念馆内景
跨门而入,五间重檐式仿古建筑的纪念馆大厅映入眼帘,其两侧分别是“不负轩”与“不欺室”,为纪念馆的主要陈列厅,陈列着王十朋生平事迹、诗词文集及研究著作等。院中立一石碑,称为“圣旨”碑。
王十朋为人刚直,《四库全书》称其:“十朋立朝刚直,为当代伟人。隆兴元年,王十朋任侍御史,弹劾当朝宰相史浩。他列举了史浩的八宗罪:“怀奸、误国、植党、盗权、忌言、蔽贤、欺君、讪上”,史浩因此被罢职,此事震动朝野,王十朋因此被人称为真御史。
不欺室
左边回廊为“不负轩”,右边回廊为“不欺室”。王十朋将书斋命名为“不欺室”,旨在与人不欺,与世不欺,并请张浚书写“不欺室”作为书房的匾额,警勉自己。
过纪念馆正厅,跨桥到凤凰泉前,此处是纪念馆中一处较为宽阔的小广场,两侧分立“风清”“正气”两块题词巨石,正是王十朋为官之道最好的诠释。
气正题词巨石
风清题词巨石
左行,过状元阁,梅园是纪念馆中不得不提的一处景点。梅园目前已经种下70个品种700多株梅花,虽已过梅花花季,但其梅树枝条的美感,依然凸显了梅的傲骨风姿。漫步梅园,廉门、贤门……一个个方正的院落被一道道门分隔开来,而门上的题字也恰饱含了王十朋对后人的勉励教诲。
梅园
梅园除种植梅花外,还有王十朋诗词碑长廊、王十朋著作碑墙及700多首历代名人的咏梅诗碑,其间还有许多记载王十朋生平事迹的石碑,一一品读,以史为镜,以贤为镜,让人不免陷入自省,审视自己,端正己身。
丰富的历史资料、展品和充满匠心的区域设计,让游客不仅可以移步观景,更能从中吸收来自这位南宋大贤带来的精神养料,风清正气,刚正不阿。
俯瞰梅溪草堂
梅溪草堂门口
除了故居,梅溪草堂也是梅溪村之旅不能不去的景点。草堂一直对外开放,传统的民居结构,吸引了不少游客进入游览歇脚。正中间的王十朋雕像,目观天际,风骨傲然。
梅溪草堂系王十朋入仕前生活与教学的地方,至今已有八百多年历史。现原址重建作为纪念先贤、召开学术会议、展示乡邦文献、研学旅行会的场所,并将其打造成爱国主义和廉政文化教育基地。
王十朋故居遗址
王十朋故居旧址位于梅溪状元路北首,始建于宋代。经过历代修葺,现存建筑为清代建筑。坐北朝南,台门为悬山顶砖木结构,脊饰吻兽。正屋三间带耳房,前东西厢房面阔二间,回廊石阶为自然块石结构,天井为砾石墁地,东首耳房后添建平房,西次间、耳房与明间后部分倒塌。
王十朋一生清廉,在诗文里常以“清白”自勉。他夫人贾氏,品德高尚,也不时以“为官清白”勉励丈夫:除俸禄外,不向公家多取一分钱。王十朋身为知州,薪俸也不算低,但由于夫人忍贫好施,不留积蓄,他本人也多次捐赠薪俸助办郡学,搞得家里十分贫寒。泉州任上,一次王十朋向夫人叹穷,夫人却劝说他:“比起你当年求学时总好得多了,不要再叹穷了。”这是王十朋夫人临终前几天说的话,夫人去世后,王十朋就将原话记录在《悼亡》诗“注”中。
廊桥风荷
赏莲思廉
荷花博览园占地面积100多亩,又名廊桥风荷,栽植有印度千叶、西湖红莲、牡丹莲等20多个品种,每年吸引着无数游客到此“品莲”倡廉,充分发挥出廉政文化建设示范基地的社会宣传效应。
(温州市纪委市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