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山市塘源口乡洪福村境内,有一条横跨江山市、遂昌县全长近50公里的江遂古道。沿着一条山溪婉转曲折前行,枯藤老树,溪水奔突,山花盛放,一路美景轮番映入眼帘。走进全国“红色美丽村庄”试点村——洪福村,沉浸式体验战火纷飞的峥嵘岁月。
洪福村红军标语墙
走进洪福村,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红军标语墙:“当红军最光荣”“红军是为工农谋利益的”,旧迹斑驳墙面上的两句标语刻录了86年前的一段红军革命史。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红军被迫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1934年7月7日,中央派出红军抗日先遣队、6000多名红军战士从江西瑞金出发,挺进国民党后方,同年10月又与方志敏部整编,增至近万人,转战于浙闽赣。
红军路遗址
1935年7月开始,红军挺进师直属队及二纵队在师长粟裕、纵队长李重才和政委洪家云等带领下,多次在洪福村及周边开展作战、宣传、招兵等活动。
“红军是穷人的救星”标语
“扛起枪来救自己救穷人”标语
1935年8月初,红军挺进师二纵队在纵队长李重才、政委洪家云的带领下袭击了衢州火车站之后,来到了塘源口乡塘源村“夫人殿”宿营。红军到驻地后,召开民众大会,揭发土豪劣绅的罪行,宣传“红军是贫苦人民自己的队伍”;在福石岭写下“要平等非实行苏维埃政府不可”和“欢迎白军的士兵反抗起来当红军”;在敖村写下“红军是工农自己的军队”;在洪公写下“苏维埃政府是自己的政府”等标语。还在“夫人殿”设立“红军报名处”,号召青年当红军。会后,当地村民毛洪中等五人报名参加了红军。
红军在塘源口作战期间,走到哪里,就宣传到哪里,就在哪里发动群众开展反对土豪劣绅的斗争,激发了人民群众的革命热情,红军为劳苦工农谋利益,以及红军战士坚定的革命信念和英勇顽强的斗争精神,深深地留在当地人民的心中。
党员干部在研学馆中聆听党课
传承红色基因,传播红色文化。塘源口乡借助当地丰富的红色资源,成立党史研学基地,设立清廉研学馆,为党员干部“量身定制”个性化、多元化红色研学路线,成为党史学习教育的红色基地。在基地里,各地党员干部前来参观学习体验,穿红军服、走红军路、吃红军饭、聆听红军故事……以“实地参观+现场教学”的互动性教育,助力推动党史学习、清廉教育多角度、全方位深入开展。今年以来,已累计接待党员干部开展教育培训活动30余次,累计3000多人次。广大党员干部从红军的奋斗历程、光荣传统、伟大成就和优良作风中汲取清廉力量、传承担当精神。
(衢州市纪委市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