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25 06:30 浙江省纪委省监委网站
黄家店村入村口
诸暨市璜山镇黄家店村位于诸暨、东阳、义乌三地交界处,这里山多林密、地势险要,是适合打游击战的好地方。1943年12月21日,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金萧支队就在这里宣告成立。
金萧支队成立后,在血与火的考验中不断发展壮大。随着诸北、金义浦兰、诸义东、路西四块抗日根据地的陆续开辟,这块总面积4500平方公里、人口111万的区域,成为浙东抗日根据地重要组成部分。
金萧抗日根据地分布图
作为中共浙东区党委、浙东游击纵队直接领导下的抗日主力部队之一,金萧支队在当地群众的大力支持下,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顽强战斗。据不完全统计,自成立起到1945年9月,金萧支队共毙、伤、俘敌军少将纵队长、上校参议以下官兵2000余人,缴获机枪、步枪、短枪等大量枪支弹药和其他军用物资,谱写了一曲抗日救亡的英勇之歌。
金萧支队主要战斗示意图
战斗的硝烟已散尽70余年,金萧支队的革命精神却跨越时空、永放光彩。为纪念革命先烈,弘扬红色金萧斗争精神,当地以金萧支队纪念馆为核心,充分挖掘红色资源精神内涵,建好用好广大党员干部接受理想信念教育的身边阵地。在这里,人们可以近距离触摸滚烫的红色记忆,探究那段艰苦卓绝的烽火岁月。
思源亭
2003年8月,当年金萧支队成立地——黄氏宗祠的遗址上,矗立起了一座纪念亭,亭名“思源”,取饮水思源、铭记历史之意。“思源亭”三字为中共浙江省委原书记薛驹题写,亭内立有纪念碑一块,正面刻有中央军委原副主席张震题写的“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金萧支队纪念碑”字样,背面刻写的长达500多字的纪念碑文,记述了金萧支队的发展历程和重要贡献。
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金萧支队纪念馆外观
早在2019年,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金萧支队纪念馆就作为清廉文化阵地之一被诸暨市纪委市监委向全市推介。为进一步做好红色与清廉的融合文章,纪念馆于今年提档升级后,在6月底以崭新面貌开放。
纪念馆内景
升级后的纪念馆展陈面积800平方米,分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建立武装、发展金萧”“百折不挠、血战到底”“军民团结、保家卫国”“红色丰碑、精神不朽”五个展区,综合采用文物实物、史料图片、动态视频、实景还原、全息影像等形式,生动再现了金萧支队成长和发展的光辉历程。
纪念馆陈列的金萧支队所使用医疗工具等实物
金萧支队在黄家店村成立后,纪律严明、爱护群众,组织开展秋收斗争、实行减租,与当地百姓建立了深厚的鱼水之情,也获得了父老乡亲真诚的支持和拥护,张香莲就是其中一位典型代表。
张香莲丈夫早逝,独自拉扯一双儿女,生活困苦,金萧支队战士们同情她的境遇,得空便帮忙干些挑水劈柴的重活。时间久了,张香莲视支队战士如亲人,还冒险为支队抢救伤员、传递情报、采购物资。内战爆发后,张香莲在国民党的军事清剿中多次掩护和收留金萧支队战士,面对层层审讯和酷刑都不曾透露他们的行踪。这样一位对革命有功的老妈妈,解放后却绝口不提往昔,默默无闻地过着自己的清贫日子,从不向政府提要求。直到上世纪70年代,一位金萧支队的老战士专程来到黄家店寻找救命恩人——香莲妈妈,这段故事才慢慢流传开来。
金萧后人在纪念馆展厅中了解香莲妈妈故事
在黄家店村西南方向有一处山坳,名为风车口。1941年4月,抗日战争浙赣会战拉开帷幕,抗日部队在此抵御日寇疯狂进攻,连续遭受敌机六轮轰炸,数千战士在这场战斗中牺牲。当年倾泻而下的炮弹和子弹,在风车口的岩石上形成了大小不一的弹坑,永久昭示着英烈们的勇敢无畏、坚强不屈。
风车口抗日战场遗址
站在金萧支队战斗过的这片红色热土,回望革命战争年代可歌可泣的峥嵘岁月,黄家店党员干部时刻不忘初心使命。现如今,他们正秉承先辈甘于奉献、刚正不阿、廉洁奉公的崇高品质,自觉投身乡村振兴,努力用群众的幸福满意生活告慰英烈,以实际行动让革命传统和优良作风薪火相传。
(绍兴市纪委市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