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浙江省纪律检查委员会 浙江省监察委员会

传承红色基因 感悟同文清风

2021-12-31 07:53 浙江省纪委省监委网站

同文村口

  同文村位于诸暨市牌头镇,取“同仁集成,以文兴国,以教育人”之意而得名,为百年老校同文中学(今牌头中学)所在地,是我党早期革命活动家张秋人的故乡。近年来,同文村积极挖掘红色资源中的清廉元素,以打造“同文清风”为抓手,传承革命精神,涵养廉洁力量。

张秋人像

  张秋人,1922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历任团中央候补委员,中共上海地方执委兼区委候补委员、团江浙皖区兼上海地方执委会书记,团中央委员等职,直接参与建立宁波、芜湖等地党团组织。1926年被派往广州,继毛泽东、沈雁冰后,接任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机关报《政治周报》总编辑。后任黄埔军校政治教官,与恽代英、萧楚女并誉为“广州三杰”。1927年9月,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9月27日在杭州西湖被捕。1928年2月,在杭州浙江陆军监狱被反动当局枪杀。

1922年6月7日,毛泽东写给张秋人的信(原文手迹)

  张秋人为人刚直,对党忠诚。“我们共产党人,活一天就要为革命工作一天,在监狱里既然不能为革命工作,就要认真学习,岂能坐以待毙!”在浙江陆军监狱,革命烈士张秋人用这样的言行,在许多青年“政治犯”的心目中,树立起一位至死不忘追求真理的共产党人的崇高形象。在刑场上,他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中国革命必然成功”……身中数弹,英勇牺牲。他牺牲后,毛泽东在瑞金回忆说:“张秋人是个好同志、好党员、很有能力、很会宣传、很有群众基础,可惜他牺牲得太早了。”

张秋人烈士墓和张秋人烈士史迹陈列室外墙

  为纪念革命先烈,同文村修建张秋人烈士墓和张秋人烈士史迹陈列室。烈士墓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绍兴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绍兴市党史教育基地,墓园内遍植苍松翠柏,郁郁葱葱。张秋人烈士史迹陈列室建于墓园东侧,按“风华少年”“初试锋芒”“播种星火”“广州三杰”“省委书记”“坚贞不屈”“英烈千古”等七个版块,系统展陈张秋人烈士生平事迹。

碉堡与碉楼

  “硬碰硬”是张秋人的个性,更是同文人的秉性。1942年5月,日军发动浙赣战役,诸暨全境沦陷,日寇在浙赣铁路沿线的湄池、牌头等地构筑碉堡,并制造骇人听闻的惨案。同文村老铁路桥头现今仍保存完好的碉堡就是那时建造的,它不仅记录了日本侵略者的滔天罪行,也见证了人民群众誓死抗击敌人的昂扬斗志和融进身体的爱国情怀。

同文清廉馆内景

  传承红色基因,庚续精神血脉。2020年,结合清廉村居建设,牌头镇党委在同文村新建清廉馆,围绕“红廉”主题,设置“重教兴学 孝廉传家”“革命志士 红廉力量”“同文匠心 清廉共建”三个篇章,分别展示同文村重教育人的传统,张秋人、张以民等革命先烈的清廉故事以及干部群众齐心建设清廉村居的相关内容,吸引众多党员干部群众前来“打卡”参观。

馆内陈设

馆内“警钟之门”

  现如今,弘扬红色精神、共建清廉村居已成为同文村党员干部群众的共识。借助宣传标语、主题墙绘、小品节点等富含清廉寓意的元素营造氛围,既丰富了红色同文的价值内涵,也让往来干部群众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教育熏陶。

村中四处可见的清廉宣传

村部走廊上村民绘制的清廉主题国画

  漫步同文村,村口那已有200多年树龄的大樟树枝叶茂密,无私地为休憩的农人、议事的村民和嬉戏的孩童提供最佳场所。她默默见证了同文的百年传承和发展,所象征的正直坚韧也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同文人。

百年大樟树

(绍兴市纪委市监委)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