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市青少年清廉教育基地位于龙泉市小梅镇,该基地占地4736平方米,由小梅镇小旧校址改造而成,建有多媒体综合教育室、清廉展厅、科技馆、青瓷工艺室等教育馆室。
龙泉市青少年清廉教育基地全貌
该基地是龙泉市首个青少年清廉教育基地,由清廉主题景观、文化长廊、清廉讲坛以及教育展厅四部分组成,通过“观廉区、崇廉区、学廉区、悟廉区”四大功能区块,让青少年了解清正廉洁的基本内涵以及清廉对人生的意义。
叶溥画像和镇船石
走进观廉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毫无雕琢的石头,写着“镇船石”三个大字。镇船石的故事在龙泉人民中代代相传。明朝龙泉县有个叶溥,人称叶青天,祖上居住在龙泉宫头村。叶溥的祖父叶子奇,与刘基宋濂齐名,是元末明初浙西著名学者。叶溥受祖父影响,从小刻苦学习,明弘治十八年中进士,一举成名。叶溥严于律己、刚正不阿,同僚和下属都十分敬重他,皆不敢玩忽职守。叶溥因政绩显著,受朝廷召见。然而,叶溥连去京城路费都不够,还是他父亲帮忙筹集,为官清正可见一斑。叶溥生活简朴,随任只带童子二人,琴书一囊,离任也是如此。嘉靖初,叶溥升为江西左布政致仕。他离任返乡坐船时,因行囊极轻,空船压不住浪,就搬一块大石压住船头加重船身,船才得以平稳前行。此事被传为美谈,后人将此石称为“镇船石”。
清廉作品展示长廊
在观廉区的走廊、门厅、过道,设有“为人处世十大要义”“清廉作品展示”“清廉校园建设公示栏”几大板块内容,清廉文化氛围浓厚。
清廉教育展厅入口
走进崇廉区,这里是基地的主展厅,展板上全方位地展示了毛泽东主席清付宝剑款、管师仁和贤良坊、章溢孝廉、问心亭和三思桥等龙泉本地清廉元素。
“问心亭两旁为荷花池,前为三思桥,中有古龙坛,每逢荷花盛开时,四壁皆花,中央掩映,清风一过,香气袭人,涤尽软红十丈也。”问心亭、三思桥是龙泉人民耳熟能详的清廉景观,原坐落在龙泉县衙门前,兼取义于《论语》。当从政者、百姓经过三思桥或看见问心亭时,提醒自己凡事要先问自心,做事要“三思而后行”,真正做到“问心无愧”。
清廉讲坛
“耕作间、重教养。贫富者、智愚者、务读书、世代袭、书香弟、常效仿……”朗朗上口的龙泉叶氏家规“三字经”诵读是清廉讲坛的“必修课”。龙泉小梅镇黄南村的耕读文化积淀至深,在“耕读报国”文化的影响下,叶氏族人诗书不止,人才辈出,南宋“永嘉学派”集大成者叶适、北宋名臣叶涛、南宋大诗人叶绍翁等均是杰出代表。如今,叶氏后裔仍世代传承“耕读报国”的家风家训。
在学廉区,清廉讲坛课程、学习家规家训等活动引导青少年当好清廉“小卫士”,做好家庭的廉政监督员,让廉洁之风吹遍校园、家庭、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青瓷手工体验区
悟廉区的陶艺制作区,是青少年最喜欢的活动场所。在这里,青少年们将对“清廉”的感悟和体会,通过手中的陶泥变成生动形象的艺术作品,在揉土、拉胚等环节中,感受龙泉青瓷“温润如玉”“一丝不苟”“千锤百炼”“不蛀不腐”等优秀品质。
青瓷素胚
青“莲”
该基地还被列入浙江省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和丽水市廉政教育“六进”示范单位,累计接受参训学员1万余人次。青少年们在丰富多彩的清廉教育中,树立了廉洁为本、诚信做人、奋发向上的人生观。
(丽水市纪委市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