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专题专栏 > 清廉广角 > 清风之旅

萧山:探寻千年楼塔的红廉之魂

2025-01-08 10:07 来源: 浙江省纪委省监委网站

  杭州市萧山区有一片红色热土,它是新四军金萧支队重要的游击区,也是抗战时期对日作战的前沿战场,红色秘密文化、新四军及抗战文化、志愿军文化在交织中延续传承。近年来,萧山区深入挖掘楼塔红色文化中的廉洁元素,做好红色文化和廉洁文化结合文章,推动崇廉尚洁理念深入人心。

  楼曼文故居

  楼曼文故居位于楼塔镇雀山岭村(原徐家店村)2023年1月修缮完成后开放,占地2000余平方米,主体建筑450余平方米,至今已有一百余年历史现已成为中共保密教育展陈馆、杭州市文保点、萧山区清廉教育基地

  漫步故居就像纵观了楼曼文的一生,她18岁投身革命斗争以来,历经下放、关押等命运坎坷,始终对党的事业忠心耿耿,廉洁自律,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她逝世时留给子女的仅有一本俄日词典和一块毛毯,清廉之色在楼曼文一生的革命红色中显得更加夺目。无论如何颠沛流离、漂泊沉浮,楼曼文都牢记楼氏家训“励节行 扬善举 尚勤俭”,严于律己、不谋私利,终身保持着清廉的政治本色。

图片1.png

  楼曼文故居广场雕像

  楼塔抗战纪念馆

  楼塔抗战纪念馆坐落在楼塔雪环桥村中一栋朴素的三层建筑中,门口的青松如战士般挺直着腰杆守卫着,这里收藏着抗战期间的各种珍贵史料。

  作为萧山南大门的楼塔,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特别在抗战期间,在萧山大范围沦陷以后,楼塔成为了最后的坚守阵地,中日双方在这里进行了多次激战,涌现了一批又一批的保家卫国的忠勇军民。

  一幅幅略显模糊的黑白照片,一件件老旧斑驳的史料,一个又一个不畏牺牲的英烈先贤,都深刻记录着楼塔军民与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的历史。楼塔人民血战到底的革命气节和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成为了薪火相传的精神财富。

图片2.png

  楼塔抗战纪念馆

  蒋英武烈士墓园

  楼塔是新四军金萧支队重要的游击区,曾涌现出无数革命先烈。在抗战纪念馆外便是蒋英武烈士的墓园。作为新四军第四纵队第十一支队的战士,蒋英武在河上与日寇的激战中不幸中弹牺牲,年仅20岁,后由楼塔的群众收殓安葬。2004年,杭州市园文局公布蒋英武烈士墓为杭州市文保点。

  此处也成为了当地镇村干部检视自己、深刻领会自我革命精神的精神坐标。前来悼念的纪检干部任东阁说:“我们要继承其对信仰的忠贞力量,不断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助推纪检监察事业高质量发展。”

图片3.png

  蒋英武烈士园

  抗美援朝纪念村

  步入楼塔镇大同二村,道路干净,绿化葱郁。这是个清幽的村子,更是个传奇的村子。抗美援朝时期,大同二村伊家店自然村因有18名青年报名参加抗美援朝,被萧山县政府评为“爱国村”,是当时县里唯一有此殊荣的村庄。

  大同二村通过建设“红廉大道”、竖起了志愿军雕塑,利用戏台、壁画、百果山纪念步道等载体,赓续红廉基因,为乡村文旅富民注入了“廉动力”。

图片4.png

  抗美援朝纪念村

  楼塔镇以守好“红色根脉”为基底,将廉洁文化元素融入美丽乡村建设,依托农村景观建设,打造乡村文化墙、宣传画廊、清风亭、廉政步道等一批廉洁文化景点,让乡村干部和群众能够时刻感受到清廉就在身边

图片5.png

  大同三村廉洁文化墙

  如今,这个有着英雄记忆、先锋故事的小镇已成为当地热门的红色景点和廉洁地标,不断吸引党员干部群众前往开展廉政教育,以红色精神促干部勤政廉政、促党员作风转变、促群众崇廉尚廉。据不完全统计,每年接待社会各界参观人士达30万多人次。

(萧山区纪委监委)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