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环溪清如许,莲风香远惹蜓来。”环溪村地处江南镇最东部,三面环溪,一面靠山,因此得名。此地也是北宋大哲学家、理学鼻祖周敦颐的第十四代后裔族居之地。一首《爱莲说》更是千古流传,文中以莲喻廉,用“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之句,喻示为官之德,深深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为官从政者。
如今,环溪村深入挖掘周氏家训中的清廉精神,将廉洁文化建设与乡村文明建设等工作紧密结合,既使廉洁文化、清廉风气在此生根发芽,又令环溪村焕发新生。

环溪村全景
莲坊迎宾·清莲环溪
“清莲环溪,秀美乡村”,环溪村以“莲”文化为核心,精心构筑了村口景观带,将廉洁文化巧妙地渗透于多个地标之中,如著名的《爱莲说》石刻、莲花喷泉主题公园、“清莲坊”等,潜移默化地培育廉洁思想。

村口景观带
莲海育清气·廉风沁人心
“美丽环溪清如许,莲风香远惹蜓来”,村人秉承先人爱莲之好,遍植莲花,现今全村莲花种植面积已达五百余亩。每至夏日,漫步村中,莲花高低错落,清风徐来,莲香四溢,廉韵悠长。

夏日莲花近景

村中莲花远景
环溪双桥·风送清芬
“安澜桥”与“保安桥”并称为“环溪双桥”,其意在防洪保安,护佑村民安宁。安澜桥两头的古樟被誉为“兄弟樟”,古樟与拱桥被誉为“绿云伴月”,实乃“云月相随千百载,天风来处送清芬”之写照。

安澜桥

保安桥
漫步老街·廉香自来
“曲径始入通幽处,已闻莲花一缕香。”整条古街以鹅卵石铺就,石块排列有序,营造出淡雅清静的美感。街道中心巧妙隐藏着精巧的排水系统,确保街道干燥,增添神秘色彩。老街的每一角落,都浸润着淳朴的民风与清廉的气息,漫步其间,心灵得以涤荡,廉洁之风油然而生,令人陶醉。

老街一角
爱莲堂·亲清相融
“办事在村委楼、活动在爱莲堂”,这一策略通过资源整合,成功将该区域打造成集文化、娱乐、活动与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共服务平台。环溪村村民作为“莲的后裔”,秉承莲花品质,坚定传承爱莲文化。村内举办的爱莲书画展、莲摄影比赛、爱莲朗诵等活动,使莲文化、廉文化深入人心。

爱莲堂内景
爱莲书社·书中寻廉
环溪人自古以来便对文化怀有深厚崇尚之情,民间文体活动之普及,可谓蔚然成风。随着经济的显著发展与生活条件的持续改善,环溪村人对于高雅文化生活的追求愈发热烈。在此背景下,“爱莲书社”于2006年5月在爱莲堂应运而生,成为全国农家书屋的先驱,亦是全省最早的“文化礼堂”,实为农村文化复兴的先锋。

爱莲书社内景
五杏开泰·百年传廉
五棵已有七百年历史的古银杏见证了环溪村的历史,也承载了环溪人的清廉记忆。在全域旅游推动下,环溪村进行环境整治,并挖掘银杏文化,邀请团队打造生态公园。这不仅优化了古树生长环境,还使“千年古杏”焕发新生,枝叶繁茂。

千年古杏
十年辛勤苦耕耘,绘出环溪新画卷。浙江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启动后,环溪村统筹谋划全力推进,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变,实现“脏乱差”到“清洁美”的华丽转身,“有景有史”成了环溪村最耀眼的亮点,真正做到了环境清洁、溪流清澈、空气清新、人文清廉。2024年,该村通过打造清廉游览路线,吸引游客20万人次,带来0.2亿元旅游收益,绘就了一幅“廉文旅”互融、共同富裕的新画卷。
(桐庐县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