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专题专栏 > 清廉广角 > 清风之旅

嘉兴:千年孝廉中传来的回响

2025-10-24 10:17 来源: 浙江省纪委省监委网站

  九峰苍苍,乍水泱泱,在千年古镇乍浦的四牌楼社区,有一幢白墙黛瓦、外形极其简朴的封闭式三合院,当地人习惯称这座古宅院为“陆绩庙”或“怀橘庵”。陆绩,东汉末年人,一代廉吏,博学多识,通晓天文、历算,作《浑天图》,注《易经》等。陆绩过世后,陆氏后人为了怀念先祖,将陆氏家宅作为家庙,题名“陆绩庙”。元朝时,因有“陆绩怀橘遗亲”的孝亲故事,改称“怀橘庵”(西庵)。

01.JPG

陆绩庙

  打开院落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大大的“孝”字,反映了陆绩的深厚孝心。《三国志》中专门有一篇文章《陆绩怀橘》讲到,陆绩六岁时,随官居庐江太守的父亲去大将袁术家拜客。席间,袁术命人取出蜜橘招待。等大人们谈完公事,小陆绩跟着父亲向袁术行礼告辞时,怀里却滚出了几只蜜橘。袁术笑着问小陆绩,吃过了橘子,为什么还要带回去?小陆绩回答,橘子很甜,想省下橘子带回去给母亲尝尝。袁术听后大为惊讶,感慨陆绩这么小就知道孝敬父母,长大后一定会成才。陆绩“怀橘遗亲”的典故也被元代郭居敬编入《二十四孝》。

02.JPG

“孝”字墙

  在背面的墙上,则刻着一个大大的“廉”字,反映了陆绩的为官清廉。陆绩从郁林太守任上卸职还乡时,因为为官十分清廉,没有什么财物,他在登船回家时,官船轻得不能越海。于是,陆绩想了一个办法,搬来岸边大石压船。这样的清官,自然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家乡父老纷纷取他船中的石头留作纪念。一时间,压船的石头成了“宝贝”。“压舱廉石”的典故由此产生,专门被后世用来颂廉责贪。

03.JPG

“廉”字墙

  2017年,乍浦当地专门对陆绩曾经居住过的宅院进行修缮,并于2019年开始把该宅院对社会开放,如今这个仅350平方米的院落,已成为一个开展党员活动、志愿服务、校园实践、思想教育的好去处。“附近居民或游客要来家风馆参观,和社区提前预约就行,我们党员志愿者会来提供一些基础服务。”四牌楼社区工作人员陶燕介绍道。

04.JPG

家风馆内部陈设

  “我们还借力平湖当湖书院的力量,建起怀橘学堂,形成了一整套课程体系,通过各类活动把孝廉文化进一步向村(社区)、学校、企业传播。”让乍浦镇综合文化站站长徐群英颇感欣慰的是,乍浦小学以“陆绩家风馆”为校外实践基地,开展了一系列校外实践活动;当地的村(社区)则把陆绩的故事改编成了舞台剧、说唱、故事绘本等,通过多样的形式,让“孝敬、有礼、清廉”的高尚品质不断深入人心;各地研究陆绩的文化专家也常会慕名前来,探访和追寻陆绩那些闪亮动人的过往。

05.jpg

乍浦小学在“陆绩家风馆”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

  “怀橘遗亲”“压舱廉石”的故事折射的是人性中特别闪光的一面——孝和廉。穿越时光,它们频频打动人心,为后人带来无穷的榜样力量。而今,在这方简朴的家风馆里,有的不光是历史的陈列,更多的是活态的解读。摘橘敬老、文化采风、廉剧演绎……用一个个最平常不过的片段,把孝廉文化融入寻常街巷,叩击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弦。

嘉兴市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