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江,位于浙江省中部、金华市北部,素有“文化之邦”“书画之乡”“诗词之乡”等美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与秀美的自然风光在这里相互交融,串联起“万年上山、千年郑义门、百年书画兴盛地”的文化脉络。其中,被誉为“江南第一家”的郑义门古建筑群,它的故事已经流传了900多年,不仅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浙江省廉洁文化教育基地和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郑义门古建筑群
近年来,浦江县纪委监委注重发挥廉洁文化的滋养和浸润作用,深度挖掘提炼本地优秀廉洁文化资源,精心打造郑义门“孝义传家九百年”精品线路,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廉洁文化品牌,持续推动清廉理念深入人心,有效发挥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独特作用。
九世同居牌坊群
此次清风之旅自郑氏牌坊群而始,九座牌坊寓意九世同居,是全国迄今为止数量最多、规模最大的牌坊群。其中,第一坊“江南第一家”由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亲自赐予,它的雄伟与精美在所有牌坊中脱颖而出,其他八座牌坊亦根据忠孝礼义廉悌信的处事原则和郑氏的主要事迹而分别取名。九座牌坊大气恢弘,不仅见证了郑氏家族在这片土地繁衍生息近千年,更彰显了孝义家风沉淀升华传古今的重要性。
“江南第一家”廉洁文化展示馆
穿过牌坊群,漫步至“江南第一家”廉洁文化展示馆。该馆又称“惠风苑”,于2015年8月开馆,占地面积2208平方米,被评为浙江省廉洁文化教育基地。近千年来,郑氏家族因其家风优良而备受社会崇敬,展馆以家族173人为官无一贪渎的家族传奇为出发点,以延绵360余年的儒家传统家族治理文化为延伸,用多元化方式展示了家族优秀代表及贤官廉吏,也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提供有益启示。
孝感泉
沿着古老美丽的白麟溪继续前行,便能看到孝感泉,这是当年首创合族同居的始祖郑绮留下的遗迹。据传,郑绮事亲为大,是当地有名的孝子,他母亲“患风挛”,瘫痪在床30余年,他“抱持以就便溲三十余载”未有半句烦言。一年大旱,溪水干涸,病母却想喝溪水,郑绮在溪边“挖数仞仍不得泉”,急得他号啕大哭了三天三夜,感动上苍,从地下突然涌出甘泉,这便是孝感泉的传说。时至今日,孝感泉清水充盈,仍是当地老百姓的饮用水,也是他们坚持孝义治家的“源头活水”。
郑氏宗祠
距离孝感泉不远处,庄重肃穆的郑氏宗祠映入眼帘。该祠始建于宋末元初,有5进64间,历经久远,却从来鸟雀不巢、蛛网不留、蚊蝇无迹,是郑氏家族举行重大活动的场所。祠内前厅及拜厅天井有一株苍劲古柏,枝干虬劲,上薄云天,为明代“开国文臣之首”宋濂亲手所植。郑氏子孙在此九世同居,以《郑氏规范》治家教子、修身处世,书写了一段又一段传世佳话。
“江南第一家”传统文化研学营地
在移步换景中,来到了“江南第一家”传统文化研学营地的门前。该营地原为东明书院旧址,整体建筑风格古朴秀丽,曾是大文学家、政治家宋濂执教郑氏子弟的地方。研学营主要面向学生群体开发“家文化”特色校外课程,以“德”为核心,延续江南第一家“耕读传家”的传统,沿用古代教育体系“六艺”的学习内容,开设“耕、礼、乐、射、御、书、数”等七大类课目,成为广大学子研学实践的热门选择。在这里,学生们可以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通过亲身参与和沉浸式体验,充分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与内涵。
郑宅镇东明村一隅
徜徉在东明村内,入目皆是乡村新景。作为郑氏后裔,东明村一直延续“江南第一家”的治家准则,充分挖掘运用“郑义门”等优秀传统家规家训文化,在全省首创“好家风”评价体系,实行“5+1”家风量化考评(“5”为遵规守纪、邻里和睦、环境整洁、家庭和谐、诚信致富等五项内容,“1”为奖惩情况),形成家风正、民风淳、社风清的新风尚,打开浦江城乡社会治理的新局面。
(浦江县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