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专题专栏 > 清廉广角 > 清风之旅

磐安:清风传家 德润磐安

2025-10-21 10:30 来源: 浙江省纪委省监委网站

  磐安地处浙江中部,坐拥“群山之祖、诸水之源”的生态基底,其历史文脉与山水交融,形成了“千年儒风浸润地、百年红魂传承处、一脉清德守心间”的独特文化脉络。

  近年来,磐安县纪委监委深挖本土廉洁基因,整合家风家训、红色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精髓,相继打造榉溪孔氏家庙儒家廉政文化教育基地、仁川镇四知堂、双峰乡清德堂等廉洁文化教育基地,并通过有机串联、绘点成线,形成一条集教育、正风、廉旅、研学等功能于一体的“清风传家 德润磐安”专线,旨在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群众在“清风廉路”中观景品廉、学思悟廉。

IMG_0307.JPG

四知堂

  清白传家,千古廉声。磐安县仁川镇作为革命老区,拥有深厚红色底蕴,辖属的杨宅村内坐落着一处特殊建筑——四知堂。这里原是杨氏宗祠,其名源于东汉太守杨震“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廉洁箴言。革命岁月中,仁川地下党曾在此开展秘密活动,这里也成为磐安县最早的入党宣誓地。这座悠悠古堂既承载着杨氏先人忠义报国、清正廉明的家风,也铭记着后代子孙投身革命、不畏艰险的红色足迹。如今,四知堂不仅是缅怀历史的窗口,更是砥砺品德、教化育人的重要场所。

IMG_0309.JPG

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纪念馆

  毗邻四知堂的是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纪念馆。步入庄严肃穆的纪念馆,屏住呼吸,静读史料,凝望照片,仿佛回到那个硝烟弥漫、血雨腥风的峥嵘岁月,脚步变得缓慢而沉重。馆内通过文献、实物、照片、雕塑、沙盘及多媒体等多种方式,生动再现了红军三进大盘山,在磐安英勇鏖战的烽火历程。这座用战火淬炼、以清风浇筑的精神丰碑,将挺进师的红色基因深深镌刻在这片土地上,成为一部教育后人、传承革命精神的生动教材。

IMG_0308.JPG

百杖潭

  距离纪念馆不远处的百杖潭景区,位于绵绵山岭中,以一条环线巧妙串联起屯田区、鏖战区、休整区与廉洁文化区等四大区块,并沿途布设三十六处红色故事景点,生动再现了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三进三出”大盘山的壮烈征程。这座融山水于一体、汇红廉于一线的特殊课堂,以清泉涤心、借翠竹砺节,默默传颂着“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铮铮誓言。它不仅是一段战争岁月的真实记载,更是一部立于绿水青山之间的生态廉谱,让红色记忆与清风正气在此交织长存。

IMG_0310.JPG

清德堂

  相邻的双峰乡大皿村内,有一座传统的古朴建筑——清德堂,青砖灰瓦,木构井然,檐角轻展,庄重中透着素雅。堂前庭院开阔,厅内梁柱巍然,先祖羊愔所立的“悬规、植矩、诒勤、师俭、有孚、谦益”十二字家规刻于石上,无声地传递着族训的庄严。整座建筑虽历经岁月,却依然结构端正、气象肃穆,与羊氏一族清廉勤勉的家风相映相承,令人肃然起敬。其世代子孙亦恪守家训,以耕读传家,以廉俭立身,刻印于建筑与碑石之间的家风,早已跨越时空,沉淀成为后辈为人处世的精神根基。清德堂,让清廉之音如皿川之水绵延不绝,润养着这一方水土,教化着一方人心。

IMG_0312.JPG

榉溪孔氏家庙儒家廉政文化教育基地

  一路行至盘峰乡榉溪村,便来到了远近闻名的榉溪孔氏家庙儒家廉政文化教育基地,这里是江南孔子后裔聚居之地,素有“南孔阙里”之称。该基地以儒家勤廉思想为核心,依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榉溪孔氏家庙,结合婺州南孔家风馆、儒家廉政文化专题展区和廉洁文化主题街区,系统展示儒家仁爱、民本、修身、礼治等思想中的廉洁元素,被评为浙江省廉洁文化教育基地。整个基地融千年文脉、家庙古建、廉政展览与街巷风貌于一体,通过实物、图片、文献和多媒体等多样化展陈方式,生动呈现婺州南孔“正身廉行、忠孝传家”的门风传承。来到这里,既可感悟婺州南孔一脉清正忠孝的家风延续,也可在儒家廉政文化的浸润中,体会“修身以为廉、教化以为清”的深远内涵。

(磐安县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