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兰溪市纪委监委深入践行“清廉好发展好”理念,积极探索廉旅融合,着力将清廉文脉融入共富主脉,通过打造“清风之旅”精品线路,致力实现“廉效应”和“廉效益”的双效叠加。其中,兰江清风“有戏有味”线路串联了游埠千年古镇、李渔廉洁文化教育基地、诸葛八卦奇村等点位,充分将廉洁文化元素与美食文化、戏曲文化、医药文化、祠堂文化等相融合,清廉底蕴深、风情特色浓、游客体验佳,释放出奔向共富的无限潜力。

游埠古桥鸟瞰
第一站,打卡素有“钱江上游第一埠”美誉、拥有“江南第一早茶街”的浙江四大千年古镇之一——游埠古镇。游埠因水而兴,一条游埠溪穿镇而过,沿着游埠溪,建于明清时期姿态各异的五座古桥依次排开,总称“五马归槽”,堪称一绝。

游埠老街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每天清晨,熙熙攘攘的人流汇聚至早茶街。正如苏轼词云:“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茶香氤氲之中,几碟小吃,温暖着食客的胃,一杯清茶,抚慰着过客的心。茶余饭后,移步老街,信步游走之间,来一场味觉、视觉与心灵的邂逅碰撞。

夏李村一隅
离开游埠,下一站便是李渔故里——永昌街道夏李村。李渔素有才子之誉,被后世誉为“世界戏剧大师”“东方的莎士比亚”,其创作的戏曲剧本、小说等作品不仅享誉一时,至今还仍经久不衰。漫步在生机勃勃的村庄里,目之所至,戏剧元素随处可见,让人不知不觉在抬眸回首间就接受了戏剧文化的洗礼。

李渔祖居
李渔祖居内,摆有《李渔全集》《闲情偶寄》等文献,其中一角为李渔执笔出台的兰溪历史上第一部“村规民约”——《祠约十三则》。时年正值明末战乱期间,李渔看到村中设施被毁、环境不堪,毅然接手村中大小事务,并制定了《祠约十三则》,其中“不得饮祠内一杯水,以杜消耗之源,俟积贮有余,另议供给”等内容,诠释了村务零招待的廉洁治村理念,一直流传至今。

诸葛八卦村钟池
舌尖尚且弥留着游埠的茶香,耳畔依稀回荡着夏李的廉曲,下一站来到了诸葛八卦村。青砖灰瓦马头墙,肥梁胖柱小闺房,诸葛村是全国诸葛亮后裔的最大聚居地,是中国古村落、古民居的典范,被誉为“八卦奇村,华夏一绝”,也是浙江省廉洁文化教育基地。

大公堂《诫子书》
村内大公堂的墙上,镌刻着先祖诸葛亮留给后世的《诫子书》,虽然只有短短86个字,但言简意赅,发人深省。文中修身养德、静学广才、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励精治性等警句精辟深刻、情真意切,是诸葛亮思想和人格的高度概括,直至1700多年后的今天,这份精神财富依旧金光闪闪,使人受益无穷。

诸葛村一角
秉承着先祖遗风,明清两代,诸葛村出进士、举人、各类贡生等共59人,其中正七品以上官员有23人。诸葛裔孙为官者公而明察、廉而生威、严于自律、不受不污,为民者笃守品行、勤劳务实、积极进取、自强不息,发展和创造了许多新的业绩,被世人广为称颂。
一方水土滋养一方文化,一方文化影响一方人。在兰溪,“诸葛”二字,不仅代表了一个姓氏,更是具有兰溪辨识度的新时代廉洁文化标志。随着家族的繁衍,以血缘关系凝聚而成的家族观念愈渐强烈,以传承祖德为核心的家风也愈渐浓厚,谨遵祖训、恪守家规成了族人的自觉行动,诸葛家风文化也在这里世世代代地“”传唱下去。
(兰溪市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