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26 06:30 浙江省纪委省监委网站
为纵深推进清廉学校建设,进一步浓厚校园清廉氛围,衢州市柯城区新华小学的孩子们用巧手制作“赵抃事迹微景观”,每幅微景观由上下两幅景观组成,各呈现一个故事。教师们据图作诗,推动识清廉、明清廉、学清廉、赞清廉的清廉文化在校园落地。
柯城区新华小学学生正在制作“赵抃事迹微景观”
部分作品展示:
(一)清廉之志自小立
下:寒窗苦读
赵抃年幼之时,其父便早早离世,赵抃由母亲和长兄共同抚养长大,其母为人清正刚直,经常叮嘱赵抃要树松之志、效莲之洁。赵抃自小便树立了学优而仕的志向。十余年寒窗苦读,刻意力学。1034年,26岁的赵抃中进士。
上:肃杀宴风
上任后,赵抃不忘母亲嘱托,始终廉洁奉公,清正不阿。1058年,赵抃出任梓州路和益州路转运使期间,鉴于当地州县官员宴饮奢靡,他专门向皇帝上了《奏状乞止绝川路军送遗节酒》的奏章,杀住吃喝送礼的歪风,从此,蜀风为之一变。
教师据图作诗:
清廉之志自小立
寒窗苦读数十载,进士及第母交代。
廉洁奉公不能忘,宴请浮风即消殆。
(二)清廉之行贯始终
下:越州赈灾
熙宁八年(1075年),吴越连遭旱灾、蝗灾,继而爆发瘟疫,米价暴涨。赵抃临危受命,前往救灾,命人贴出公告,宣布政府不抑米价,各地米商见有利可图,纷纷运米前往越州,越州境内米积成山,米价暴跌,百姓度过灾荒,拍手称赞。
上:弹劾宰相
至和元年(1054),赵抃任殿中侍御史。秉公处理非法、越礼或不合规制者,被称为“铁面御史”,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弹劾宰相陈执中。陈执中纵容小妾草菅人命,赵抃多次请求贬黜陈执中,最终在赵抃等几位铮臣一再强烈的请求下,仁宗罢免了陈执中的宰相职务。
教师据图作诗:
清廉之行贯始终
临危受命赴灾地,巧妙赈灾得民心。
刚正不阿秉公执,铁面御史声雀起。
(三)清献之名万代传
下:清廉恪守
1079年,七十二岁的赵抃终于如愿告老,加太子少保衔。余生的夕阳岁月,他始终将“吾志如此江清白,虽万类混淆其中,不少浊也”牢记在心,拒绝各类官员及乡亲的“攀附”,并赴各地宣讲“为政简易,长厚清修”的清政理念。
上:琴鹤相随
赵抃一生,历三朝为官,每每转任之时,身边只有一琴一鹤相随。苏轼曾在《题李伯时画赵景仁琴鹤图》上欣然题诗,赞扬赵抃的清廉:清献先生无一钱,故应琴鹤是家传。
教师据图作诗:
清献之名万代传
鹤唳彻遥天,常使丹心通帝座;
琴声寒日月,永留清白在人间。
(衢州市纪委市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