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暑临溪坐,寒蝉又有声。每到暑期,不少金华市民选择到婺城区安地镇岩头村游玩避暑。
在梅溪之上泛舟而行,感悟“水清则明,人清则廉”;在婺州染坊,以蓝、白为底,体验制作艾草莲蓬、廉语扎染;在希桐琴箫馆,赏一曲高山流水,听馆长讲一讲“文人竹”的故事……婺城区安地镇岩头村结合本地特色资源打造清风体验之旅,“廉旅”融合经济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
乡村振兴,清廉先行。近年来,婺城区纪委监委围绕“清以治村 廉而宜居”目标,深入推进岩头村清廉村居建设,从监督提质、和谐善治、文化浸润三个方面着手,推动岩头村从默默无闻的小村落蜕变为清廉宜居的“同心村”,走出了一条以清廉建设促乡村发展的特色之路。
村级财务管理问题,关系到农村集体资金、资产的安全,是关系到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关键问题,更是广大村民最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
“我们将监督的重点锁定在村级‘一把手’和村级报账员两类‘关键少数’人员身上。”婺城区安地镇纪委监察办工作人员介绍,在全面深入开展自查自纠工作的基础上,该镇纪委监察办定期组织“关键少数”廉政谈话,排查工作中的风险点,常态化开展廉政警示教育,确保关键岗位人员时刻严守纪律底线。
“有纠纷去清风调解室,反映问题找村监察工作联络站。”在岩头村,村民的家长里短、急难愁盼问题都能找到解决的地方。
针对土地纠纷、邻里矛盾等民生问题,该村建设“清河议事厅”,组建由1名律师和网格员、老党员、志愿者组成的“1+N”调解队伍,及时介入帮助双方当事人打开心结,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去年以来,调解队已参与调解纠纷20余起。为更好发挥村监察工作联络站“前哨”作用,当地纪委监委整合岩头村、雅傅村等周边4个村的村级监察力量,成立联村联督工作组,通过制定“风险清单”和“任务清单”,对村务决策、三务公开、资金管理、村干部廉洁自律等事项开展日常监督,有效破解基层监督“人情干扰”“不愿监督”“不敢监督”难题,提高监督质效。
以民为本,必先取信于民,公开透明是取信于民的关键。岩头村健全深化“五议两公开”制度,明确了重大决策、村级采购、财务管理、工程管理、民主决策、“三务”公开等方面的实施细则,明确界定产权,完善资产管理台账。同时,该村通过村民议事会、村民“朋友圈”、家园微信群、智慧数字大屏等多种信息互通渠道,切实保障村民知晓权、参与权和监督权,鼓励村民参与村级各项事务监督,进一步拉近干群距离,让制度更好地落地生根,为清廉村居建设绘好清廉“底色”。
风清气正的基层政治生态,引领岩头村文旅产业发展和村集体村民共富,让清廉效益和经济效益同频共振。岩头村扎根婺剧、婺州扎染、婺州茶俗等“婺文化”底蕴,通过省级示范“共富工坊”建设,先后招引熹阅书屋、希桐琴箫馆、金华陶笛等16家符合地方特色的文创、非遗企业入驻,并成立文艺创客联合会总会,形成集生产、销售为一体的非遗产品产业链,将非遗文化、水墨诗画、廉洁文化等充分结合,先后举办活动80余场,文创产品销售额达600余万元,文化活动收入300余万元。截至目前,岩头村已接待游客百余万人次,村集体经济收入260余万元,经营性收入超150万元,成为“廉旅”融合发展的乡村共富样板。
(金华市婺城区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