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各部门分散采购,缺乏统筹,成本降不下来。现在规范了集中采购流程,通过阳光采购平台公开招标,择优选择供应商,仅场站保洁、安保服务等外协项目支出就同比节省了20%以上。”谈及企业的降本成效,宁波市北仑公共交通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感慨道。
近年来,受地铁、网约车等分流影响,公交客源明显减少,主营业务收入不断下滑,公交公司面临着较大的降本增效压力。为破解发展困境,北仑区交投集团纪委精准开展监督,围绕“转变作风、厉行节约、降本增效”的工作主线,督促公交公司从内部经营管理着手,规范集中采购流程、升级节能设备、优化运营路线,2024年实现降本增效2000余万元。
国有企业业态多、体量大、资金密集、廉洁风险较大。北仑区纪委监委紧盯权力运行、制度规范、项目建设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将区属国有企业统一划分,由同一派驻纪检监察组开展监督,充分发挥系统优势,以精准监督压实问题整改,以靶向施策促进建章立制,推动国企降本增效,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廉动力”。
“如何做好降本增效‘加减法’,找准问题症结是关键。我们坚持将监督嵌入国企经营管理各环节,聚焦物资采购、工程建设、资产管理等重点流程,通过专项检查、廉政谈话、风险排查等方式,推动国企堵塞管理漏洞,实现廉洁经营与降本增效的双赢。”北仑区纪委监委派驻第二纪检监察组相关负责人表示。如针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采购流程不规范等问题,该纪检监察组及时反馈并督促整改,推动区属国企建立健全管理制度5项,规范标准化工作流程8个,实现了制度建设和流程管理的双提升。
在纪检监察部门监督推动下,北仑区属国企积极行动,打出了降本增效“组合拳”。该区工投集团公司出台《小型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办法》,小型交易项目由集团公司交易工作小组专项审批、监督,相比以往需两次通过集团党委会讨论决定再进入平台招投标,效率明显提高,2024年以来共完成小型公共资源交易项目审批147个,审批时间缩短1029天,成交金额比预算金额节省近300万元。该区农投集团公司纪委则积极鼓励下属企业大胆创新,在督促指导下,北仑环保固废处置有限公司出台《居间商管理办法》,既拓宽了危废业务渠道,又规范了居间业务,2024年接收危废总量达6.6万吨,同比增长了10.4%。
“从优化采购流程到规范项目建设,从强化内部管理到提升服务效能,‘廉动力’正不断推动国企降本增效。我们将持续深化监督效能,推动清廉国企建设与企业经营深度融合,为国企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北仑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宁波市北仑区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