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村里经常停水,家家备着大水桶,现在打开水龙头,自来水随时有,再也不用担心水量不稳定了。”近日,义乌市上溪镇白岩村的金阿姨提起这些年来的农村饮水提升工程赞不绝口。这一转变,既是该市水务集团供水服务提质增效的生动缩影,也彰显了该市纪委监委以嵌入式监督护航保障基层群众民生需求的扎实成效。
此前,像白岩村这样的偏远山村,基本靠山涧水、山塘水解决村民用水问题,天气、环境稍有变化,就容易出现水量不稳定、水质不达标等隐患,用水问题成为困扰村民的“烦心事”。
饮水安全,是民生最基本的保障之一。今年以来,该市将农村饮用水提质纳为全市十大民生实事,市纪委监委主动靠前监督,把彻底解决农村供水提质增效这一事项也同时纳入市本级监督清单,通过开展专项检查、召开监督推进会等方式,压实职能部门责任,推动水务集团等相关单位聚焦农村饮用水“最后一公里”服务提质开展整治。
在此过程中,该市纪委监委建立了“室组地企”联动监督机制,一方面,该市纪委监委派驻第七纪检监察组会同市水务集团纪委深入农村供水站点开展实地检查,针对发现的监管质效不够高、反馈问题处置进度主动性不强等问题,明确整改时限,严格对账销号;另一方面,市纪委监委相关纪检监察室联合镇街纪(工)委开展交叉检查,形成监督合力,确保农村饮用水提质工作顺利推进。
在多方监督力量的推动下,该市水务集团通过“一站一策”规范单村水站建设,严格执行标准化管理,在全省率先实现19个单村站点膜处理工艺全覆盖等举措,市属6个镇街5.4万农村人口实现饮水升级,进一步实现城乡同质供水,让群众喝上稳定水、干净水、放心水。
“硬件升级只是第一步,管理和服务也要同步跟上。”该市水务集团纪委主要负责人介绍,为巩固扩大农村水质提升工作成效,集团借助96390热线平台,通过梳理投诉、倒查台账等方式,针对用水服务、应急处置流程等内容开展监督检查,以有力监督推动水务工作从“被动处置”到“主动守护”。同时,聚焦群众关切的水质问题,积极打造“监测—治理—响应—处置”全流程水质保障体系,以“高频人工巡检+智能系统监测”双保险模式,实时动态跟踪水质变化,并依托专业抢修队伍和24小时水务热线,成功构建供水保障“20分钟服务圈”。
此外,该市水务集团纪委还主动联合审计部门,聚焦水费收缴、低保户水费优惠政策等方面开展水费专项检查。“多亏你们,我的水费优惠资格恢复了!”面对回访,该市上溪镇下宅村低保户金大爷连声道谢。此前,因个别工作人员对政策不熟悉,错误取消了若干低保户的水费优惠资格。该市水务集团纪委在检查中发现问题后,第一时间督促整改到位,切实守护低收入群众的切身权益。据统计,此次专项检查累计发现问题19项,推动追缴自来水水费、高污染污水处理费等费用共计80余万元,修订完善相关制度2项,实现了“检查一批、规范一片”的治理效果。
下一步,义乌市纪委监委将持续深化民生领域监督,指导水务集团构建“事前预警、事中监控、事后问效”的全链条监督机制,通过定期开展“回头看”,以精准监督回应群众期盼,让汩汩清水不仅流进千家万户,更流进群众心坎里。
(义乌市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