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12 07:36 浙江省纪委省监委网站
每至绘画课,岱山中学里,学生们总会聚在一起,以画笔为媒,用极具本地特色的渔民画,诉说“清廉”故事。另一边的历史课堂上,教师郑浩则根据岱山历史上出现过的清廉人物故事,将其与中国近代史内容相结合,为同学们讲述一段段生动的历史。
这些充满岱山乡土气息的清廉主题课程,是岱山县清廉学校建设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岱山县在建设清廉学校过程中,充分挖掘本地清廉文化底蕴,编写“岱山味道”的清廉教育教材,把校园、讲台作为清廉教育的重要阵地,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从课堂反馈来看,这样的‘乡土味’清廉课程很受学生们的欢迎,因为讲的都是身边人、身边事,所以更能引起学生对清廉文化的认同和共鸣,进而潜移默化地浸染学生身心。”岱山中学党总支书记郑盛岳表示。
将散发着“乡土味”的清廉元素自然地渗透到日常教学中去,岱山各幼儿园、中小学校都在不断尝试各种方法。
“阿拉岱山有句谚语,叫做‘规规矩矩做事体,清清爽爽赚铜钿’,‘事体’就是‘事情’的方言读法,‘赚铜钿’就是赚钱的意思,以后你们长大了也要记得这句谚语,做一个正直诚信的人……”近日,在岱山县中心幼儿园的户外草坪上,老师正带领着大班的孩子们学习方言。该校通过组织孩子们开展课外亲子实践活动,收集有关清廉和诚信元素的方言词汇,进而在课堂上相互展示交流等方式,使孩子们在浓浓的乡音中,感受清廉的含义。
“方言课很有意思,在和爸爸妈妈一起收集的过程中,我们碰到过的爷爷奶奶们还给我们讲了很多方言和谚语背后的故事,我们喜欢这样的课。”孩子们兴奋地说。
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公正无私的包拯、勤劳朴实的渔民……在瓦片上作画、雕刻,使其成为一幅幅精美的清廉主题作品,这一“奇思异想”在岱山县岱西怀慈小学学生手中成为现实。方瓦树人,该校自2006年开始探索瓦片画教学以来,充分利用农村学校的独有资源,将旧瓦片收集起来 “变废为宝”,使瓦艺成为了该校清廉特色教育中的主打项目。
在岱山县实验学校,初中部的学生们则在美术课上画下了一卷卷清廉家风主题长画。“这样的清廉主题教学,经常可以在我们的美术课上看到,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自家的家风家训,进而弘扬好家风,传承好家训。”该校相关负责人介绍。
岱山县高亭小学立足该校特色,开设具有浓浓“海洋味道”的清廉主题剪纸课程;岱山初级中学的清廉主题班会上,老师们结合当地风土人情,设置清廉主题字谜供学生竞猜;岱山县职业技术学校收集由当地音乐爱好者创作的清廉主题作品,将其融入音乐课堂中……据悉,岱山县各中小学已编写义务教育阶段清廉教育主题教案46个,开展各类清廉主题班会500余节(次),清廉乡土教材体系正逐步建立。
“上接时代发展主旋律,下连乡土人文根脉,让清廉教育变得更‘接地气’。”岱山县纪委县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联合教育部门推进清廉乡土教材的教研进程,融清廉教育于学校日常教学和特色活动中,着力构建以“清”育美德、用“廉”润心田的崇廉校园文化,为青少年“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舟山市纪委市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