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16 06:40 浙江省纪委省监委网站
近日,宁波市第九医院医共体纪委、信息中心、外滩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三方有关负责人齐聚医共体纪委办公室,在专用电脑上分别输入密钥,共同开启“防统方系统”,对7月22日以来外滩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各科室用药情况开展统计。“虽然有点‘兴师动众’,但这种‘三钥合一’的方式最大限度地截断了统方信息非法外流的渠道,效果很好。”医共体纪委工作人员戎辉介绍到。
所谓的“统方信息”,是指对医生用药量进行统计得出的数据,是清廉医院建设的重要内控手段。为防止“统方信息”外流,成为药商“打通”医院的关键信息渠道,在江北区纪委区监委推动下,江北区卫健局于今年初开发上线了“防统方系统”,即由第九医院医共体纪委、医共体信息中心、医共体所属医疗机构药剂科三方关联密钥的手段筑牢统方信息“防火墙”,并对统方数据库进行全天候监控,一旦发现“入侵”行为,系统将自动以短信形式告知相关责任人员,以便第一时间做好应对。
“目前,区卫健局已经取消了第九医院医共体所属11家公立医疗机构单独‘统方’权限,改为由医共体纪委、医共体信息中心和医共体所属医疗机构药剂科三方联合统计。”第九医院医共体信息中心负责人介绍,该系统将统方行为自动记录在案,为事后审计、纪检监察等工作提供痕迹资料。
近年来,随着数字化技术手段的日益成熟,江北区卫健局实施“数字+清廉”工程,拓宽清廉医院建设的方法途径,通过赋“智”手段,实现医疗行为线上线下同步管理,为清廉医院建设装上“智慧大脑”。除“防统方系统”外,江北区卫健局还开发了“处方点评系统”,每月由第九医院医共体药剂管理部门随机抽取处方进行在线“双盲”抽查点评,点评专家、被抽查单位互不知道对方身份,从而减少双方主观因素干扰,并利用招投标上报备案系统对药剂采购行为实施第九医院医共体药剂管理部门、区卫建局 “两级”内审制度。
数字化精准监督成果的巩固,离不开制度的建立完善。“你科室本月有一种药品被列入橙色名单,要马上分析原因,防止廉政风险,及时上报相关情况。”近日,第九医院某科室负责人收到了来自医共体纪委的监督提醒。基于“防统方系统”和“处方点评系统”提供的数据支撑,江北区卫健局建立药品使用“三色单”制度,对655种药品按“红色预警、橙色关注、白色正常”进行分类统计,每月发布药品使用信息,对使用金额及数量前10的重点监控药品进行公示,并结合“双盲”处方点评结果,向相关科室下达监察建议书;如有违规用药行为,将及时移送医共体纪委。截止目前,已发出橙色关注提醒47次,未发现红色预警情况。“药品使用‘三色单’作为‘防统方系统’‘处方点评系统’运用结果的制度实践,有效堵住了药品购销回扣黑洞。”江北区卫健局有关负责人说。
有堵也要有疏。在斩断灰色利益链的同时,也要认识到药品迭代升级、新药运用对医疗的正面作用。为此,第九医院医共体建立医药代表“接待日”制度,每月固定一天,由医共体职能部门在规定地点统一接待,并由专人做好接待内容记录。严禁非接待时间接待、私自接待,严禁医药代表私自进入科室、诊室、病房等区域进行有关产品推介和促销活动。
“医药购销领域腐败问题是医疗卫生系统的顽疾之一,通过数字赋能、制度创新,我们对第九医院医共体所属医疗机构建立了药品购销全覆盖监管。下一步,我们将推动区卫健局将药品购销管理经验,应用到医疗卫生行业全领域,把清廉医院建设向纵深推进。”江北区纪委区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
(宁波市纪委市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