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25 07:38 浙江省纪委省监委网站
“蚂蚁岛精神源于海岛人民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动实践,有着丰富的精神内涵,其中也天然地蕴含着与贪、污、浊、浑相反的清廉文化,意味着勤俭创业的责任担当……”近日,在舟山市普陀区蚂蚁岛清廉文化研学路线上,说廉人马丹红讲述着蚂蚁岛创业历史上的清廉小故事,把“廉”说到了渔农村干部的心坎里。
“给基层党员干部讲当地清廉小故事,既贴近实际又走进人心,更有助于激发年轻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一个旁听清廉小故事的年轻干部表示。以社区主要负责人讲身边的历史小故事来传递清廉理念的“说廉”活动,是普陀区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廉元素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舟山市普陀区将清廉文化建设贯穿于清廉普陀建设的全过程、各领域,积极培育党员干部的廉洁从政意识,深入挖掘海洋文化资源,着力打造清廉文化阵地,积极营造崇廉尚洁、风清气正的社会氛围,在清风廉潮中让党员干部形成“不想腐”的自觉。
加强阵地建设 绘出清廉好风景
在普陀展茅黄杨尖村闲逛,有一处释放压力、舒缓心情的“精神港湾”,村民在这里学习、运动、娱乐……这里就是黄杨尖清廉园。以“廉心”田园村落为主题,黄杨尖清廉园深入挖掘黄杨尖四烈士、徐氏家风、莲花池等本地红色历史、家风传统、农耕文化、清廉美景,从中汲取清廉养分,通过莲花印廉、革命思廉、农耕崇廉、家风促廉、长廊议廉等多种表现形式,直观呈现“以清为美、以廉为荣”的思想润泽。
普陀,是一个有着丰富的地方传统文化和独特的海洋文化、渔文化积淀的滨海之都。在这些文化中包含着节俭朴素、廉洁自爱、廉政勤政、爱国爱民的“廉元素”,也反映了普陀人的廉洁观念和价值取向,为普陀的党员干部明确了价值标杆,树起“不想腐”的思想航标。
这几年,普陀区深入挖掘地方文化中的廉元素,努力培育极富海味的清廉文化,积极探索推进海岛清廉文化阵地建设,涌现出一批富有地方特色的清廉文化阵地,“扬廉抑腐、廉荣贪耻”的文化导向也日益深入人心,对普陀风清气正的社会风尚的形成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全区各地形成了一批清廉文化的传播阵地,展茅黄杨尖清廉园、东港南岙廉治公园,、六横五星茶廉 、杜庄孝廉 、高峰医廉文化村、“渔港清风”清廉文化微基地……清廉文化建设点如雨后春笋,成为了海岛党员干部群众接受清廉教育熏陶的身边教材。
与此同时,普陀区各地还深入挖掘、有效整合清廉文化景观资源,串点成线,铺线成面,清廉文化研学路线应运而生。
六横镇立足地方特色和充分运用人文资源,挖掘医德、孝敬、茶廉元素,打造以医说廉、以孝养廉、以茶示廉的“一地一品”清廉文化品牌;蚂蚁岛管委会以蚂蚁岛精神为核心,串起创业广场、创业纪念室、《军港之夜》词作创作地、三八海塘-避风塘等现场教学点,打造“一线一带多点”党员清廉教育培训体验“环线”;东极镇以忠诚、干净、担当为主题,以“祖国为重、海岛为家、艰苦为荣、奉献为本” 的“庙子湖精神”为支撑,将红、廉文化与反腐倡廉教育有机结合……。
“清廉文化研学路线,寓清廉理念于文化阵地之中,让党员干部在研学过程中寓教于游、接受警示、涤荡心灵,使‘不想腐’成为内心的需要。”区纪委区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努力丰富载体 唱出清廉好声音
日前,普陀区文化馆的文化大篷车开进了海岛的渔农村。“清风吹拂,水波涟漪,莲花洋畔,彰显正气,清美廉荣,润泽四季……”在悠扬抒情的《清舟廉岛颂》中,普陀区“廉戏下乡”文艺巡演正在精彩上演。用歌的旋律、舞的力量,让清廉文化浸润心灵,让清廉之风吹遍普陀。
《清舟廉岛颂》是普陀区推进创建 “清廉普陀”的主题曲。近年来,普陀区充分挖掘地方文化中的清廉文化基因,运用歌伴舞、表演唱、小品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编排了舞蹈《挂灯笼》、小品《送礼》、歌伴舞《口碑》等一批具有教育性和观赏性的清廉文化节目,先后在全区的主要海岛巡演,为渔农民们送上了一场场清廉文化的夜宴。
将清廉理念融入地方文艺作品进行创新性发展,是普陀区推进清廉文化建设的又一亮点,近年来,普陀区挖掘提炼了一些具有海洋文化、渔文化底蕴的清廉文艺作品,进一步弘扬了清美廉荣的价值取向,唱响清廉普陀的好声音。
“船开出去50多日,充冰、油费用和卖鱼的钞票算算清爽,本钱扣去赚的按股分。”在普陀,渔船“风风”回来由渔业服务站第三方算清账,避免船老大“拿回扣”的做法为广大渔民广为熟悉。2020年,普陀区深入挖掘渔船“风风”回来算清账做法中蕴含的清廉内涵,创作制作了清廉微电影《海上清舟》。
微电影通过“船老大拿回扣”“渔嫂鼓吹枕边风”“大家一起把账记”等情节,把合股经营的监督内控制度呈现在广大渔农民面前。“心里还是很有感触的,短短三分钟的微电影把身边的‘小事’展现地让人如此深受启发。我们党员渔民更应在生产生活动中做到廉洁生产、清廉生活。”看了微电影,不少党员渔民由衷地感慨。
近年来,普陀区纪委区监委针对股份合作制渔船老大获取商业“回扣”等侵害群众身边利益问题,通过连续三年开展清廉普陀纪律教育基层行、廉歌唱响新渔农村、大篷车送廉戏下乡、廉政情景剧汇演等活动,助推清廉文化“进船头、进渔户”,积极倡导营造公平公正的生产经营秩序,净化渔村社会风气,
“树立普通渔农民的清廉意识,建立全域全民监督体系,让全民参与到基层社会治理过程中来,不仅可以扫除纪检监察的监督盲区,也实实在在地维护了群众利益,提高了全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普陀区纪委区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实现推陈出新 举办清廉好赛事
以笔为引、墨随笔出、画意蕴魂……一幅幅构思巧妙、独具匠心的清廉书画摄影作品,通过笔墨年画、镜头定格展现在众人面前。“莲花洋畔‘廉’花开清廉普陀书画摄影展”在沈家门北安公园开展。
近年来,普陀区进一步深入挖掘、提炼传统文化,丰富、拓展传统文化的内涵和外延,以举办渔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赛事为抓手,通过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清廉文化赛事活动,宣传全面从严治党的方针政策和工作成果,抨击、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鞭挞各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及消极腐败现象。
从自编自演的廉政情景剧、“清廉普陀”摄影比赛到“清廉普陀 渔我同行”渔民画创作比赛,普陀区不断创新、设计、开展清廉文化活动,积极引导全区党员干部群众“以清为美、以廉为荣”的价值理念,厚植“不想腐”的丰厚土壤。
蘸海荡浊流,妙笔绘清风。“前门打虎、后门拒财”“铲贪腐、倡廉洁”“创建清廉城市、杜绝贪污腐败”……在“清廉普陀·渔我同行”渔民画优秀作品展上,一幅幅渔民画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清廉普陀”的建设成果和普陀人民对清廉生活的美好期盼。自2009年起,普陀区纪委利用渔民画资源,每隔几年举办一次廉政渔民画创作比赛,廉政渔民画已经成为普陀区清廉文化的一张闪亮名片。
廉政渔民画则是对传统渔民画的外延拓展。普陀区纪委区监委将色彩鲜艳、风格独特的渔民画与清廉主题相融合,通过组织开展廉政渔民画创作活动,引导渔农民以形象直观、表现力强的创作手法,将“廉故事”绘于渔民画上,宣传我们党反腐倡廉的方针政策和工作成果,以幽默讽刺的表现手法抨击、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鞭挞各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及消极腐败现象。
“廉政渔民画融艺术性和思想性于一体,将清廉文化从无形变有形,成为了普陀海洋文化与清廉文化结合的民间艺术典范。”普陀区纪委区监委相关负责人说,下一步将以三年纪律教育基层行活动取得的成果为新起点,深入创建“海上清舟 普陀廉岛”品牌,积极组织开展清廉文化建设提升年活动,大力推进清廉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清廉文化的导向、教育、激励和约束作用,营造崇廉尚洁、风清气正的社会氛围。
(舟山市纪委市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