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专题专栏 > 清廉浙江 你我同行 > 清廉文化

厚植清廉沃土 璀璨"非遗"扬清风

2022-05-02 08:08 来源: 浙江省纪委省监委网站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先辈通过日常生活的运用而留存到现代的文化财富,蕴藏着传统文化最深的根源,拥有着浓厚的文以化人的礼乐作用。丽水历史文化遗存丰富,清官廉吏辈出、清廉佳话遍布,孕育出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廉洁文化。如今,丽水在传承和“守艺”中不断创新融合,赋予了“非遗”更深厚的清廉内涵。
  瓷韵高洁:内外同质、永葆初心
  清澈如秋空,宁静似深海。被誉为世界瓷器皇冠上璀璨明珠的龙泉青瓷,以其“青如玉、明如镜、声如磬”而闻名于世。“一部中国陶瓷史,半部在浙江;一部浙江陶瓷史,半部在龙泉。”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始于1700多年前,宋代达到鼎盛,于2009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全球首个入选人类“非遗”的陶瓷类项目。

  青瓷作品《杨震却金》

  “青,东方色也”,青瓷“青如天,明如镜”的釉面不仅承载了中国人尚“青”的内在精神需求,也寄托着对清明社会的追求与祈盼。青瓷“无饰为饰”,追求内在本质,表里如一、恬淡自守、不蛀不腐,它以极简的艺术语言达到“疏淡含精匀”的意趣,以超然、平淡的物性品格带来舒缓优雅的人文气息、宁静和谐的感官体验。
  龙泉青瓷似玉更甚玉。它的本质是来自大山的泥土、矿石,经1300多摄氏度高温烧就,虽历经千年变迁,依然保持质朴本色,留存着泥土的气息。这也让青瓷被赋予了更深层次的清廉寓意,“永葆初心方能行远”,经灼百窑火才能“夺得千峰翠色来”。  
  剑秉正气:刚正不阿、百炼成钢
  “愿快直士心,将断佞臣头。”水与火的洗礼,铸就龙泉宝剑“威风凛凛七星耀,烈气森森六月寒”的奇观。龙泉宝剑传统锻造技艺始于春秋,于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宝剑被称为君子之兵器,首先源于其形制:直身双刃。剑直身,意指为人须刚正不阿;剑有双刃,时时刻刻提醒着执剑人,处世需持身以正,以免伤及自身。剑身上所代表的君子之风、侠义精神与家国情怀,让其成为自古以来各界仁人志士精神的寄托。“带之以为服,动必行德。行德则兴,倍德则崩。”佩剑以明志,厚德以载物,一代明君周武王的《剑铭》,写的是剑,透露出的是君之于国的信息和为人之理,做人应像剑一样,秉持君子之道,坦坦荡荡,一往无前。

  宝剑作品《清廉剑》

  当代龙泉宝剑沿袭传统手工工艺制作,要经过炼、锻、打、淬、磨等28道复杂工序,每一道工序背后不仅蕴含着龙泉人精益求精、百折不挠的新时代宝剑精神,也蕴藏着正心修身、实干奋进的廉洁文化元素。宝剑淬炼之道亦如人生之道、成长之道,如同党员干部成长,也必须经受磨练和考验才能练就过硬本领。
  石以载道:纯粹高尚、通透坦荡
  青田石雕是以青田县所产优质叶腊石为材料的传统石雕艺术,发端于六朝时期,讲究因材施艺、因色取巧,有相石、开坯、雕琢、封蜡、润色等工序,尤以镂雕技艺见长,于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南宋诗人陆游曾说:“花如解语还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自古以来,青田石就以其纯粹高尚、温文尔雅、朴实无华、公道正派、通透坦荡、高贵谦卑的“六相”特质,为文人墨客所青睐。人们在赏石把玩时,品石思道,修身立品,陶冶情操,享受自然和艺术之美。
  细细雕琢,方显本色。一代代石雕匠人将豁达无私的胸襟、返璞归真的情怀与对立身修身、为政处事之道的感悟融于作品,诠释着对廉洁文化的传承和不忘初心的坚守。兰花多生于空谷,其香气清烈而幽远。在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周金甫精雕细琢下,素雅高洁的兰花跃然石上,它以谦谦君子的姿态,彰显着淡薄名利、甘于奉献的高尚品格。出自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周蒋利之手的《岁寒三友》,则依托四季常青的松、坚韧挺拔的竹、傲雪凌霜的梅喻志抒情,向世人传递顽强刚毅、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

  左为《岁寒三友》,右为《兰》

  不弃微末,不舍寸功,才能臻于化境。青田石雕是青田文化脉络接续传承的鲜活见证,也是青田匠人尚朴求真、追求卓越的精神象征。依托一块块温润如玉的青田石、一方方苍劲古朴的篆刻作品、一件件精美绝伦的石雕作品,代代相传的石雕文化与源远流长的廉洁文化深度融合,赋予了青田人坚守“廉”心、拼搏奋进的精神力量。
  班春劝农:勤廉为官、仁政惠民
  “一打辛勤耕种,不误农时;二打风调雨顺,地肥苗壮;三打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每年立春前后,浙西南山城遂昌都会举行别开生面的“班春劝农”典礼。随着“班春”令下,春牛出栏、春鞭打响、扶牛犁田,明代山乡“水车吱吱、耕牛哞哞”的春耕场景生动重现。

  “班春劝农”典礼现场

  一年耕种始于春。“班春劝农”典礼根据汤显祖《牡丹亭》场景记载及史志复原。明万历二十一年至二十六年,汤显祖任遂昌知县,为实现兴农富民之理想,他力行劝农务本措施:一是修建启明楼并悬挂大钟,每日准时报晓,催人晨兴作业;二是开设相圃学堂,教学农耕农艺;三是深入田间地头,亲身示范、劝农耕作。一系列劝农举措实施之后,遂昌乡村重农风气日渐浓厚。
  “今日班春也不迟,瑞牛山色雨晴时。迎门竞带春鞭去,更与春花插几枝。”从那时起,“班春劝农”成为当地一项重要民俗活动流传至今,于2011年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6年,“班春劝农”作为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立春节气民俗活动代表,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山也清,水也清,人在山阴道上行,春云处处生。官也清,吏也清,村民无事到公庭,农歌两三声。”这源于《牡丹亭·劝农》的清廉诗句,正是汤显祖在遂昌执政场景的真实写照。在任期间,他清正廉洁、勤政爱民,积极施行“仁政惠民”的治政方针,留下了班春劝农、兴教办学、巧拒索贿、纵囚观灯等清廉佳话,深受当地百姓爱戴。400多年后的今天,汤显祖的清廉思想历久弥新,化作一种底气和自觉,处处滋养着这个他曾执政过的浙西南小山城。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不惧风雨”“端正一生”的庆元廊桥;不断注入清廉因子广为传唱的景宁清廉畲歌;涵养耕读立家、修身养德、廉洁为官高尚品格的云和梅源芒种开犁节;深挖本土元素,让群众喜闻乐见的缙云反腐婺剧;贵在守正、明辨善恶、辟污去邪的松阳豺虎画……丽水大地上每一处璀璨的“非遗”文化,与廉洁文化相互浸润,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辉映润泽着丽水这片清廉热土,引导每一位党员干部坚守初心牢记使命,为涵养风清气正政治生态,纵深推进清廉丽水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通讯员 毛慧琴)       

(丽水市纪委监委)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