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专题专栏 > 喜迎党的二十大 > 新时代新篇章

浦江厚植生态底色 守住绿水青山收获金山银山

2022-09-22 14:25 来源: 浙江省纪委省监委网站

图片

  近年来,浙江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走出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发展道路。图为浦江县翠湖湿地公园生态廊道。朴济清 摄

  初夏时节,位于浦江县的翠湖清波荡漾,岸上柳枝摇曳、花草繁盛,不时有几条调皮的鱼儿悄悄跃出水面,引得岸边的游客们阵阵欢呼。湖边不远处的农家乐里,客人一波接着一波,店老板郑建鹤脸上笑开了花……

  然而,在十年前,这里是浙江省钱塘江流域污染最为严重的河段:水晶固废遍地,奶白色的湖水散发出阵阵刺鼻的气味,村民路过都要绕道走。当时,郑建鹤在家中经营着一个水晶小作坊,几台磨珠机器24小时运转,生产的废水、废渣都直排地面,引发不少村民的抱怨。

  水晶是浦江的支柱性产业,起步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由于门槛低、收益高,像郑建鹤这样的当地群众纷纷投入水晶加工行业。到2012年底,全县水晶加工点达2.2万家,从业人员超20万人,浦江也因此被称为“中国水晶玻璃之都”。

  水晶产业快速发展的背后,却暗藏危机。浦江水晶企业“低、小、散”问题严重,大量水晶废水、废渣未经有效处理而直排河道、地面,严重破坏了当地生态环境。

  保护生态环境,关乎人民福祉和民族未来。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明确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在党中央领导下,全国上下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推进生态保护和产业转型升级。

  2013年,浙江省委省政府作出重要战略部署,将“水环境治理”与产业转型升级同步推进,并在钱塘江流域污染最为严重的浦江县浦阳江畔打响了全省“水环境治理”第一枪。

  随后,浦江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以治水为突破口推进转型升级”目标,关停“低、小、散”加工户2万余家,清理“牛奶河”、黑臭河1千余条,投资20亿元建成4个水晶集聚园区,实现集中治污、集聚发展。

  为推动形成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当地纪检监察机关持续开展环保领域专项监督,对水晶、印染等重点行业整治和河道保护、垃圾分类等工作落实情况开展明察暗访,形成监督检查、通报督办、验收销号、约谈追责的工作闭环,用铁纪守护碧水蓝天。

图片

  开展“水环境治理”以来,浙江各地水更清、山更绿,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图为蓝天白云下的浦江县金狮湖湿地公园。朴济清 摄

  如今的浦江,不仅唤回了绿水青山,也让水晶产业重新焕发了生机。2021年实现产值65.77亿元,水晶产品销往全球60多个国家,成为全国最大的水晶加工集散地。

  “现在环境好了,水质也好了,我们农家乐里做饭用的都是我们浦江通济湖水库的天然饮用水。”郑建鹤笑着说,“晚上店里忙完,还能去浦阳江边散散步看看风景,我们老百姓的幸福感越来越强了。”

  牢记嘱托,踔厉奋发。沿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之路,在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中找到双赢之法,浙江的生态环境更加美丽,生产方式更加环保。2021年,浙江浦阳江(浦江段)被生态环境部评为全国首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浙江绿色发展指数位居全国前列,成为美丽中国的先行者和示范者。

image.png

浦江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绘就绿水青山美丽画卷。图为夕阳映衬下的浦江县金狮湖湿地公园。朴济清 摄

  水更清了,山更绿了,老百姓的钱包更鼓了,脸上的笑容也更多了。这是浦江以生态环境保护为突破口,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生动实践,更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浙江各地党委政府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的长期积累和鲜明成效。(通讯员 金霞)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