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浙江省纪律检查委员会 浙江省监察委员会

李雪斌:爱党就要弄清楚"我是谁"

2021-04-21 06:30 浙江省纪委省监委网站

栏目图.jpg


李雪斌图片.jpg

 驻省高院纪检监察组副组长 李雪斌

  回首自己20多年的工作历程,从稚嫩的青年步入中年,从懵懂的学生成长为光荣的共产党员,不禁扪心自问:当初我是怎么入党的?为什么入党?

  记得,进大学之初,怀着对党的仰慕之心,悄悄写好了入党申请书,但就在准备递交时,感到自己离党员标准远远不够格,也害怕被同学说太争强好胜,写好的入党申请书便一直藏在抽屉里。1999年,考上公务员被分配到乡政府工作,因入党名额少,入党的期望只能一缓再缓。一年后,我被调到了县信访局。局长第一次找我谈话,便问我:“你是党员吗?”“不是。”“为什么没入党?”我便如实谈了自己在大学和乡政府的思想波动。局长语重心长地说:“入党并非是为了个人名利,而是为了信仰、为了更严格要求自己。你要加强学习,多读读《毛泽东选集》。”在读原著学党史中,再次翻看大学时写的那份入党申请书,有了更深刻的感悟,我郑重地向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2003年10月31日,我终于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懵懂的学生渐渐明白事理,树立起“一辈子跟党走”的信仰。

  工作愈久,对党的归属感、自豪感与日俱增。有一天,是县领导接待日。局里来了一波又一波的上访群众,我在接待室门口负责引导。上访群众在狭窄的楼道互发牢骚、互泄不平,随后开始骂工作人员。我实在听不下去,朝他们喊道:“你不相信我们,还来这儿干吗?”霎那间,上访群众一窝蜂地朝我围过来,一根根食指指着我,各种叫骂声不绝入耳,“不找你们找谁?”“你还是党员吗?”“你根本不配待这儿!”……当唾沫快“淹没”我时,局长从接待室冲出来解救了我。事后,他批评我政治上不成熟,不该和群众耍态度,并让我记住“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件事让我明白:要坚定信仰,不能光学习,还要事上炼。于是,稚嫩的青年变得成熟了,越发勤奋地学习,努力地工作,力争在群众的笑脸中实现人生的理想。

  2009年,我被选调到省纪委工作。作为一名纪检干部,我曾亲眼目睹博学儒雅的高校领导被带上手拷,我曾无从安慰笑容可掬的谈话对象突然痛哭流涕,我更扼腕叹息昔日同事错失改过自新的机会,每办一个案件对我来说都是一次触痛、一次警示,我一直在深思,为什么他们会走入歧途、忘了初心?直到习总书记提出“三严三实”,强调要把严以修身放在首位,才让我眼前一亮、茅塞顿开。唯有常自省勤修身,才能扫除思想尘埃,才能筑牢党性根基,才能永远不忘初心。如果当初在信访岗位上的我,能做到反躬自省,就不会遭到群众的骂声。如果监督对象能时时检身自省,就不会成为“温水中的青蛙”。为此,我们组创新性利用审判资源优势,每年初择选上年度全省法院干警违法案件庭审视频制成警示片,推动全省法院以“集体观看+交流体会”形式开展警示教育,以案为镜、以警示促自省,达到“警钟长鸣,警笛不鸣”的目的。在纪检岗位13年,轮岗了3家派驻纪检组,我起草文稿超过200万字,处理信访2400多件,参与线索核查120多起。纪检路上虽苦犹甜,不仅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近千万元,个人也多次被评为年度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公务员。

  习总书记指出:“一个党员的党性,不是随着党龄增长和职务提升而自然提高的,不加强修养和锤炼,党性不仅不会提高,反而会降低,甚至可能完全丧失。”现在的我,时常勉励自己,爱党就要弄清楚“我是谁”“依靠谁”“为了谁”,在任何岗位都不能忘了,只有人民才是根本,我是为人民服务的。我深刻体悟到,我已与党相融,在我不断前进的人生旅程中,有鲜红的党旗引领我奔赴前方。

  (驻省高院纪检监察组)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