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专题专栏 > 追寻百年足迹 讲好清廉故事 > 我和我的党

余雨秋:党旗下的小战士

2021-07-15 06:17 来源: 浙江省纪委省监委网站

栏目图.jpg


台州市黄岩区纪委原副书记 余雨秋


  入党六十年,退伍也已三十余载。但内心深处,我还是六十多年前站在党旗下庄严宣誓的那个小战士。

  1958年12月,18岁的我应征入伍,成为浙江民警总队某中队的一名战士。那时候,能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员是作为战士最大的荣誉。我知道自己距离党员的标准还有一定差距,但我暗下决心:一定严格要求自己,主动接受党组织考验,努力争取在军旅生涯中入党。

  我平时训练刻苦,工作更是一丝不苟,入伍不到一年,就获得五好战士、执勤能手、生产能手等荣誉。入伍初,正值三年困难时期。连队食堂吃饭时,一个班十几个人围坐一张桌子,每人一罐炊米饭,桌上只有大盆装的一个菜。后来,我发现驻地周边有不少荒地没人开垦。从小就会种地的我,一有空闲就往地里跑,开垦荒地种菜。在我的影响下,不少战友也加入到垦荒队伍。十余亩的菜园,让食堂日常蔬菜供应有了稳定保障。

  由于表现积极,入伍第三年,排里有意推荐我为党员发展对象。在连党支部委员、排长的鼓励下,我向党组织递交了申请书。1961年,经副连长盛志忠和班长应国行介绍,我以一名普通战士的身份入党了。

  站在党旗下,举起右拳庄严宣誓的那一刻,我倍感光荣。我明白,入党了就得以更高标准要求自己,当个好榜样、当名排头兵,决不辜负党组织的信任。

1836979343.jpg

余雨秋(中)到南京送兵入伍时和乡镇武装干部合影

  1968年,我被任命为省公安部队某八连的指导员,担任连党支部书记。当时,八连的主要任务是在团生产基地种棉花。我到任后,在走访连队各班时,发现一些人思想上对“枪换锄头”存在误解,也影响了士气。为了更好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我向组织建议,通过党员、干部和战士一对一结对帮带,集中教育加个别谈话等方式,强化思想教育。战士们逐步认识到,在和平年代,生产劳动是党组织交给我们的任务,必须不折不扣完成。连队也更加注重日常关怀,战士家里遇到困难,总能及时得到组织的关心和帮助。

  渐渐地,八连士气不断高涨,不少战士甚至主动放弃休息日参加劳动。那一年,我们不仅军事训练获得优异成绩,棉花产量也位居前列,受到团部通报表扬。此后,八连多次获评“四好连队”称号,连里有十多人先后入党,成为了全团的一面旗帜。

  1990年3月,我转业到当时的黄岩市纪委担任副书记。脱下军装走进纪委,我也更加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坚决做到吃不往、礼不受,保持一身正气、干净办事。

  执纪审查过程中,在查清违纪违法事实严肃处理的同时,我更注重做好当事人的思想转化。在违纪违法者面前,我从不摆架子,而是平等相待,以理服人,让违纪违法者内心真正理解党纪国法的不容侵犯。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一个乡党委书记被开除党籍后发出感慨,要是再过几年发案,他可能要以坐牢收场了,真心感激纪委挽救了他。

  纪检干部既要秉公执纪,更要从源头防范,用婆婆嘴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开展党员干部纪律教育,我重点做好三件事。一是深入调研,加强课前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明确授课对象特点,了解他们想听什么。二是深入思考,梳理讲课思路,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观点分明、条理清楚。三是不念稿子,用贴近基层的语言讲故事,让党员干部听得懂乐意听,增强针对性。每年,我还会组织教育室、办公室撰写反腐倡廉宣讲教材供基层教学,并带头送课到基层160余场。讲课用心了,就会有效果,有党员听课后,向纪委写了举报信,也有人主动到纪委反映问题。

  回首过往,从部队到地方,从军人到纪检监察干部,角色在转换,但我的党员身份始终没有变,我依旧是那个站在党旗下,暗下决心争当排头兵的小战士。

  (台州市纪委市监委)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