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专题专栏 > 追寻百年足迹 讲好清廉故事 > 我和我的党

郑昌南:勤勤恳恳为党工作

2021-07-20 07:06 来源: 浙江省纪委省监委网站

栏目图.jpg


仙居县纪委县监委退休干部   郑昌南


445542953.jpg

郑昌南(前排右一)在部队时和战友的合影

  “我要去当兵。”受家庭影响,18岁的我产生了从军的想法。1964年,20岁的我终于实现了梦想,成为了苏北某部队的一名工程兵。

  苏北冬天的气温经常降至零下十度左右。河流结冰后,我们就在河上打个冰窟窿,用冰冷刺骨的河水洗脸。生活条件虽然十分艰苦,但我们没有一个人退缩。我们团很快接到上级指示,要求在滨海县造碉堡。我所在的那个排主要承担水泥、钢筋、木材等建筑材料的搬运与看守,我和战友们负责把轮船拖来的水泥搬进仓库。

  我和战友们负责把轮船拖来的水泥搬进仓库。那时候我个子小,体重不到45公斤,人还没有一包水泥重。背一天水泥下来,晚上躺在床上浑身酸痛,难以入睡。即使这样,我也从没有喊过一声累,坚持跟其他人一起背水泥。我总想着,如果我不干,别的战友就要多干活,他们会更加辛苦。

  因为各方面表现优秀,1965年,当兵刚满7个月的我得到一个让我激动万分的消息:我可以入党了!我是600多个新兵里第一个入党的! 

  直到现在,我还清楚地记得,组织批准我入党申请的那天晚上,我翻来覆去睡不着,想着即将面对那面鲜红的党旗许下誓言,心里说不出的激动。领导问我:“你为什么想要加入中国共产党?”我告诉他,我从军的目的就是想“一生跟党走,勤勤恳恳为党工作”。

  入党之后,我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尽我所能去帮助别人。我从7岁开始上学,一直读到18岁。到部队后,我常帮战友们写信、读报。当时,学雷锋热潮正席卷全国,雷锋精神也深深感染了我。

  我们副班长不识字,来往书信都是我帮他写、帮他读、帮他保管。记得有一次,他收到一封家书,信里说他母亲生病了。他想回去看望母亲,可部队实在太忙,请不到假,暂时回不去。知道他心里十分着急,我和他交流、帮他回信,还偷偷拿出5块钱随信一起给他家寄去。那时候,我们部队补助才6块钱一个月。虽然钱不多,但是家里用这5块钱给他母亲看了病。后来他回家探亲,家里人跟他说:“妈妈生病之后,你寄钱回来,真有孝心。”他才知道我替他寄了钱回家。

11.jpg

在仙居县纪委县监委“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仪式上,郑昌南分享了他的初心故事

不管是在基层部队,还是在县纪委,“勤勤恳恳为党工作”始终是我不变的初心使命。1984年,我从基层武装部调入县纪委,先是在纪检监察室工作,后来转岗到信访室,一直干到退休。信访工作是纪检监察机关获取问题线索的主要来源,也是纪检监察机关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我始终坚持善待每一名来访群众,用一个微笑、一杯茶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再认真倾听他们的诉求看着群众们带着怨气来,带着舒心走,这是工作中让我最欣慰、最有成就感的事。

有时候,我们会遇到群众反映纪检监察业务范围外的问题。我始终认为,这是群众对我们纪检监察机关的信任,我们一方面要做好解释说明,另一方面也要尽量协调帮助。记得有一次,十几位村民赶到我们信访室:“我们村里接自来水的时候,因为我们住的地方地势高,水压上不去,就没给接自来水,给我们生活带来很大不便,请纪委帮忙解决。”饮水问题是村民生活生产的基本保障,我先是跟村民们解释了纪检监察机关的信访举报受理范围,又帮他们联系驻村干部、镇政府及有关部门帮助解决。事后,村民们又一次来我们信访室,高高兴兴地向我表示感谢。

今年是党的百岁华诞,我也76岁了,我有幸见证了我们国家从贫穷落后到繁荣富强,群众生活从解决温饱到奔向小康的过程。这些翻天覆地的变化都告诉我:跟党走,这是一条最正确的道路。

  (台州市纪委市监委)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