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18 09:54 浙江省纪委省监委网站
有人侵占贫困助学金
湘西山区的清江县虽然是个贫困县,但全县的教学水平却一点不落后,就拿清江一中来说,几乎每年高考都成绩斐然,这成了教育系统最自豪的事情。可是这天,县教育局却突然接到一封举报信,这立刻引起了局领导的高度重视,因为信中举报的不是别人,正是清江一中位高权重的龚校长。
举报信很快被送到了局长办公室,新上任的局长姓伍,是前不久才从基层提拔起来的年轻干部。伍局长不敢耽搁,马上把秘书小王叫了进来,小王在机关待的时间长,应该比较了解情况。哪知,王秘书看过举报信后,竟幸灾乐祸地笑出声来。他告诉伍局长,这位龚校长是出了名的刺头,这两年仗着升学率高,尾巴翘到了天上,连局里下发的文件也敢明目张胆地对着干。
秘书走后,伍局长又细细看了一遍举报信,信中没有署名,但举报的事情却十分重大,说龚校长有侵吞学生助学金的嫌疑。伍局长倒吸一口凉气,助学金可是贫困学子的救命钱啊,一个老校长真能做出这样的事来?伍局长满腹狐疑,龚校长本人他不太了解,但校长夫人田老师他却再熟悉不过了,田老师是小学教师,十几年前还做过他的班主任。
第二天一早,伍局长就来到曾经就读的小学,他想先找田老师了解一下情况。田老师已经退休,就住在学校家属楼里,见到昔日的学生,老人又惊又喜。可是,伍局长却是如坐针毡,几次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最终在老师的一再追问下,这才为难地说出举报的事情来。
不料一提这事,田老师立刻就有些不太自然。伍局长心里一惊,心想,难道真有此事?
田老师告诉他,其实这事早已不是什么秘密,关于龚校长的议论这些日子传得很凶,这不,连她这个退休了的小学老师耳朵里,也风一阵雨一阵地听了不少版本。
说到这里,田老师看着自己的学生,认真地问:“还愿意听老师的话吗?”
伍局长愣了愣,点点头。
田老师欣慰地笑了,说:“那就放开手脚,去认认真真地调查清楚。你龚老师这人啊,毛病是不少,但说他会去侵吞学生的助学金,我是坚决不相信的!记住了,不管调查的结果怎样,都回来告诉老师一声。”
伍局长答应着,又宽慰了几句方才告辞。临出门时,望着老师已经花白的头发,心中不由得一阵发酸,唉,万一举报的情况属实,怎么回来面对老师啊!
贫困生家长的签名书
回到单位时,王秘书也恰好从学校调查回来,看起来他颇有收获,掏出一份名单递给伍局长。细一看,这正是那份贫困助学金的发放表,奇怪的是,50个贫困生的领款栏里,竟填着同一个名字“龚成和”,也就是清江一中的龚校长。
王秘书气愤地说:“我去要这份名单时,学校几个会计还推三阻四,说什么龚校长是清白的,她们都愿意证明。证明什么?我看呀他们就是一伙的!50个学生,一人2000,整整10万元呐!就这么不明不白地被领走了,这里面肯定有名堂!再说,关于助学金的发放局里早就有规定,一定要公正透明,这些他龚校长比谁都清楚嘛!”
王秘书余火未消,显然,他对龚校长的成见已不是一天两天了。伍局长翻看着手里的材料,事实已经摆在眼前,看来比他想象的要严重得多!两人正商量着,忽然办公楼下传来一阵喧哗,开窗一看,只见一大群人正堵在大门口,门卫正极力阻挡着,双方情绪都很激动。
王秘书赶紧下楼了解情况,一问,这几十人正是为清江一中的事情来上访的。不一会儿,王秘书就领着几位代表来到局长办公室。为首一人年约五十出头,掏出身份证往桌上一拍,激动地说:“我叫张大通,听说有人告了龚校长,说他私吞了助学金。呸!简直胡说八道!我们今天上这儿来,就是要证明龚校长的清白……这么好的校长,是谁在背后乱嚼舌头?真是缺德!缺了八辈子德!”
张大通连说带骂,嗓门越来越大。旁边一位家长连忙劝住他,告诉伍局长说,他们一群人正是清江一中贫困生的家长,昨天听说这事后,大家约好了一起赶来这里,其中几个路远的,昨夜整整走了一晚上的山路。这位家长说完后,从口袋里掏出一张按满红指印的纸,递给伍局长说:“龚校长是清白的,助学金他一分不差地送到了我们手上。你看,这是我们每个人的姓名住址,还有身份证号码。我们大部分人没有手机,但是为了协助调查,无论什么时候需要,我们保证一天之内全都赶到这里。”
伍局长接过这张纸,感觉到手上沉甸甸的,似乎每个指印都红得刺眼。送走学生家长后,他把这张纸递给王秘书,深有感触地说:“看到没有,这才是家长们真正的心声啊!”
王秘书尴尬地接过签名书,细细看了一遍,却意外地叫了起来:“不对,学校只发了50份助学金,这上面怎么有51个签名?”伍局长走过来一查,果然,数来数去竟多出了一个签名。
“我看啊,事情没这么简单。”王秘书指着签名书,显然已经怀疑这份东西的真实性了。
第五十一个红包
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二天,王秘书费尽心机,终于又从学校弄来了贫困生的原始名单,经过仔细对照,多出的这人正是张大通,那个在局长室破口大骂的鲁莽汉子。那么,明明没有领到助学金,张大通为什么要跳出来闹呢?
根据地址,伍局长在一条旧巷里找到了张大通的家。张大通正在给生病的妻子煎药,看到伍局长突然来访,吃了一惊。伍局长环顾四周,这确实是一个贫困家庭,家中陈设简陋,屋里屋外弥漫着一股浓浓的药味。
躺在床上的张妻听说客人是教育局局长,挣扎着坐起来,一连声地让丈夫倒水让座。张大通性子急,直截了当地问伍局长,是不是来调查助学金的事情?伍局长见没法避开这个话题,便也直截了当地问:“你真的拿到过学校的助学金?”
张大通二话不说,起身打开柜门,从里面拿出一个红包拍在桌上,说:“你点点看,2000块一分不少,是龚校长亲自送过来的。”
伍局长疑窦丛生,“可是……”
“可是什么?”张大通不等伍局长说完,双目一瞪又要发作。恰在这时,门外传来一声叫唤,是夫妻俩在清江一中上学的儿子回来了。
奇怪的一幕发生了,刚才还凶神恶煞似的张大通,一听到儿子张海的声音,顿时慌了手脚,跳起来,一把抓起红包塞进枕头下面,弄得伍局长莫名其妙。
张海一步跨进屋里,看到伍局长,顿时愣住了。张大通心虚地介绍:“这是……这是街道上的领导,来看看我,噢不对,来看望你妈的。”
张海的性格看上去不像他父亲,愣了片刻后,冷静地叫了一声“伍局长”。
张大通惊讶地张开嘴,“什么,你……你们认识?”
“不,是在电视上见过。”张海显然对局长来访心存疑惑,回头看着父母。
夫妇俩不敢直视儿子的目光。张海忽然若有所悟,盯着父亲问:“爸,你是不是收了学校的助学金?”
“不不!是龚校长,校长他亲自送到家里来的,不是咱们主动申请的。”张大通急急忙忙地解释。
张海咬着嘴唇,“不是说好不要吗?爸,还是退回去吧!”
“这……”张大通为难地看着儿子,好半天,才嗫嚅道:“可是,你明年就要高考了,这钱,是不是……”
“求你了!爸!”张海脸涨得通红,求救似的看了一眼母亲,一闪身进了里屋。
从家里出来,张大通默默地把伍局长送到巷口,再三追问之下,这才长叹一声说出缘由。原来,儿子之所以不愿领助学金,是因为学校有制度,每年领取助学金的贫困生,都要张榜公布家庭情况。张海生性要强,不愿让人知道他母亲瘫痪、家庭困难的实情。后来,还是龚校长主动上门,再三保证今年不会公开名单,夫妻俩方才收下了这笔钱。
听到这里,伍局长恍然大悟,原来,张大通家的这2000块钱,根本就不是学校发放的助学金,而是龚校长事后了解到张海家的情况,私人解囊相助的,难怪在助学名单上找不到名字呢。想到这里,他仿佛也明白了龚校长跟局里的矛盾所在了,教育局确实有规定,要求学校发放助学金必须公开透明,可是,十五六岁的孩子是敏感而脆弱的,如此张榜公开家庭隐私,又是否妥当呢?
正当两人各怀心思走出巷口时,却意外地看到田老师匆匆而来。张大通感激地迎了上去,原来,田老师这些天一直在为他找工作,来来回回已经好多趟了。田老师从包里掏出一张招聘表,由于张大通识字不多,她已经帮着全都填好了。新工作是治安联防员,这与张大通的性格还真是配对。伍局长好奇地凑过来,谁知,只看了一眼,他就惊得目瞪口呆。
张大通走后,伍局长难以置信地盯着田老师,问:“那封举报信,难道,是您写的?”
田老师一愣,稍后便明白过来,自嘲地一拍脑袋,“唉哟,百密一疏啊,刚才不小心让你看到字迹了。”
伍局长点点头,“看到招聘表上面的字,我就猜到这信是您写的。老师,我是您学生啊,有什么委屈您跟我说就是了,您这么一来,我还真是差点冤枉龚校长了。”
“真金不怕火炼!我呀,就是为了让你放手去查,所以才出此下策的。”田老师推心置腹地说,“其实,刚开始从清江一中传出谣言时,我也难受过,不过后来想通了,对付谣言最好的办法,不是辩解,而是让它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身正不怕影子斜!这话啊,是我和你龚老师一生的座右铭。”
(作者:刘洪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