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浙里廉风 > 藕花洲杯 > 第二届 > 三等奖

金字招牌

2024-12-18 09:54 来源: 浙江省纪委省监委网站

  山沟沟村靠山吃山,兴办旅游业,家家户户都富裕起来了。腰包鼓了后,想到了要丰富精神生活。于是,通过集体出资,农户集资,村民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建造起了一幢漂亮的文体大楼。这可是老百姓生活中的一件大喜事,从此村民唱歌跳舞有场地,打球不用跑外面了。在新大楼落成之际,村长想请一位德高望重的书法家为文化大楼题写一块金字招牌。一来为山沟沟扬扬名,文体大楼有了名家的题字,等于锦上添花,今后评选星级文明村的事就三个手指捉田螺——笃定了;二来为后代留下一笔精神财富。山沟沟村虽然地处偏僻,但世代崇文尚武,耕读传家,老百姓也都表示赞同。

  可村里谁能请得来书法名家的墨宝呢?这件事村民自然而然地想到了一个人,那就是小辫子阿三。阿三当过兵,见多识广,脑子活络,书书写写、吹吹打打都有一手,还扎有一根小辫子,是村里公认的草根艺术家。这事摊到小辫子头上,相信他肯定会有办法。

  小辫子对大家说:“素有省里第一支笔称号的书法家钱老我认识,这事包在我身上,但我也不能空手去向名家求字呀。”村民大头来宝一听,二话没说,“噔噔噔”跑回家去捉来了两只老母鸡,拿了几包新茶叶叫小辫子带上。

  三天后,小辫子回到村里,大家都争先恐后聚拢来欣赏名家墨宝。只见小辫子垂头丧气地说:“我们想得美,现在是什么时代了,我送去的土特产人家看也不看一眼,开价要两万现金。”纯朴的村民一听差点跳起来,真是一字千金呵!

  小辫子问村长,这幅招牌到底还写不写,村长也面露难色。考虑再三,为了这块金字招牌,大不了把买活动器材的事搁一搁,把庆典的招待资金先垫上。

  文体大楼落成典礼那天,山沟沟村像过节一样热闹,村民敲锣打鼓,舞起龙灯,扭起秧歌,那块已经做好的金字招牌像新娘子一样还蒙上了大红绸布,等待县领导和书法家钱老等贵宾来揭幕。

  剪彩仪式前,村长还在文体大楼前摆开桌子,提议邀请书法家钱老为村民来个现场书法表演以助兴。小辫子跑前忙后伺候笔墨,鹤发童颜的钱老没有推辞,当即“刷刷刷”地提笔挥毫,一下子,一副龙飞凤舞的对联就写好了,里三层外三层围观的村民,都啧啧称好。钱老兴致勃勃地高高举起手中的对联,问大家:“你们谁想要?”可村民没有一个吱声,都避了开去,对联像一只烫手的山芋,无人敢接。这可是个怪事了,要是在其他地方,面对书法家拱手相赠的墨宝你抢我夺都来不及。正在现场采访的一名记者拉住一个村民问:“你们为啥不要书法家的对联?”村民回答说:“书法家的字好是好,可我们老百姓不想要。”记者听了一头雾水,莫名其妙。幸亏村长马上出来打圆场,“钱老的墨宝是我们山沟沟集体要收藏的,个人怎么随便拿回家呢。

  这个时候,各路嘉宾已经到齐,红光满面的村长在主席台上宣布:“山沟沟文体大协作剪彩仪式开始,首先请张副县长和著名书法家钱老为交流中心揭匾!”全场顿时掌声雷动,台上台下,上千双眼睛都齐刷刷地盯金字招牌,可当红绸布缓缓滑落的那一刻,人人都目瞪口呆了,哪里有什么金字招牌呀,墙面上只留下几颗铁钉和一玻璃胶的痕迹。原来,金字招牌被摘掉了。

  “这是怎么回事?”村长的脸由红转白,“是谁在搞破坏?”全场乱哄哄一片。

  这时,村民大头来宝应声上前说道:“这金字招牌是大伙儿叫我摘的。”

  “你……你……你为啥要捣乱摘牌子?”村长肺都要被气炸了!

  “我们慕名大书法家的墨宝,但想不到这块金字招牌上粘上了太重的铜臭味。”

  一听此话,书法家钱老坐不住了,老人家拍案而起:“谁收过你们一分钱啦?”作为一名德高望重的人民艺术家,他一直来对公益性求字都有求必应,不收分文。

  “呵,这幅题字,你不是要了两万元钱吗?”

  村长尴尬地不知说什么好,他想起这事都是小辫子操办的,说道:“把小辫子给我找来,难道他把钱给私吞啦!”

  小辫子也知道这事搞砸了,忙向村长和书法家钱老赔不是,“对不起,对不起,这两万块钱我……我是没有给钱老。”

  “那这钱呢?”一向温和的村长此时脸色铁青,咄咄逼问。全场的气氛仿佛凝固了。

  “我……我……我想集资造了文体大楼后,已没钱买文体器材了,可村里还打算大搞庆典,于是我谎称请书法家题字要两万元钱,把这笔钱拿去订了文体器材。想不到耿直的村民一时来气摘了金字招牌,捅了这么大的娄子。”小辫子恨不得往地洞里钻。

  “这招牌摘得好,要不,我当场为你们重写一幅。”书法家钱老知道事情原委后,带头鼓掌起来。

  “钱老,您不用再写啦,金字招牌我们重新挂起来。”村民大头来宝一转身就叫人把藏起来的金字招牌抬来,隆重地挂到山沟沟文化大楼的墙顶上。现场霎时掌声雷动,鼓乐声声,鞭炮齐鸣。

  阳光下,山沟沟文体大楼的金字招牌光彩夺目。

  (作者:王渊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