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荣出身贫寒家庭,8岁起就和母亲相依为命,母亲为了他受尽了艰辛和磨难。他很争气,经过多年的打拼,有了一个自己的工程队,他发誓多挣钱,让老娘过上好日子,回报她老人家的养育之恩。可随着生活一天比一天富有,老娘却越来越不快乐,有时甚至忧心忡忡。这使他寝食不安。他猜想,也许是自己做得还不够,没有给母亲足够的幸福。这天他听说县里要建一所学校,他想如果揽下这项工程赚上一大笔钱,足够领老娘玩遍大半个中国。可他的工程队只是个修建民房的土工程队,没有修建楼房的资质,怎么办呢?这时他想到了一个人。这个人叫李大力,是新上任主管教育的副县长,很多年前就相识,现在给他送上一笔钱,不愁工程项目拿不下来。
这天,林荣来到李大力家拜访。李大力见多年不见的老朋友来了,十分热情,把他引进了客厅里,又是拿水果又是倒茶水,问长问短。林荣答非所问胡乱地应付了一气,最后他转弯抹角把话题拉到了建校工程上,恳请李县长看在老朋友的面上多多帮忙,说话间从皮包里拿出了一大捆钞票,放在茶几上,轻轻地推到了李大力的眼前,说道:“请李县长笑纳,工程定下后,还当重谢。”没想到,还没等李大力说话,突然客厅的一扇门“砰”的一声被推开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太太疯疯癫癫地冲了出来,不容分说,抓起茶几上的钱狠狠地砸在了林荣头上,同时大声地呵斥道:“你要干什么?你要干什么?你是不是要拉我儿下道?你是个坏蛋,收回你的臭钱,给我滚!”说着就拼命地将林荣往门外推。李大力挡住了老太太,对林荣一摊手,说:“对不起……”林荣不得不尴尬地抱着钱退了出去。
林荣虽然碰了一鼻子灰,可是他并不气馁,他做过很多次这种事,深明其中奥妙,很多当官的第一次都装模作样,但到后来还是把钱揣进了腰包,他的目的总能圆满实现,况且他李大力并没有表态拒绝,这就说明有门,过后再寻找时机,不怕不胜券在握。
机会说来就来,没过多长时间,林荣捕捉到一个特别有价值的信息:李大力的母亲去世了。他想,真是天赐良机,那个疯老太太一死,不但清除了我成功道路上的一块绊脚石,还为我再见李大力找到了最好的理由,我就不信他李大力是个“超凡脱俗”的清官,不爱钱财!
选准了一天,林荣又推开了李副县长的家门。一阵寒暄后,他说:“惊闻家母仙逝,我悲痛万分,因身在外地,没能前来吊唁,还请海涵。”说着就把手伸进了皮包里,刚要把钱拿出来“聊表心意”,没想到客厅的那扇门又开了,又走出来个老太太。这个老太太和上回见到的那个老太太大不一样,她精神矍铄,双目炯炯有神。李大力急忙站了起来,说:“妈,这是我的一个朋友。”之后又转过身对林荣说:“这是我母亲,刚从乡下过来。”这一下,林荣懵了,他弄不明白李副县长怎么会有两个妈,可又不好明问,只好点头哈腰地说:“伯母好。”老太太拿过来个果盘放在林荣面前,说:“我是个乡下人,又上了岁数,嘴碎,可一见到大力的朋友我就总想唠叨几句,既然你是大力的朋友,我也就不见外了。做人,不管是小老百姓还是当官从政的,都要堂堂正正清清白白,一步一个脚印。爹妈不指望你们挣来金山银山,也不图你们给多少享受,其实就想看着你们平平安安,你说是不是?”
林荣一边不住地说“是”,一边慢慢地把手从皮包里抽了出来。等老太太走了之后,他不解地问:“李县长,这人是你母亲,那上回见到的那个伯母是……”
李大力说:“那是我战友的母亲。”
“哦,那你战友……”
“我和我那个战友一起入伍,一起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
还没等李大力把话说完,林荣就举起了大拇指,说:“李县长,我明白了,你战友在战场上英勇杀敌,为国捐躯了,你就把他的母亲当成了自己的母亲赡养,养老送终,我以前听过这样的故事,但我不信,认为那是作秀,今天我信了,李县长,你太高尚了,我佩服你……”
然而,还没等李荣把话说完,李大力却摆了摆手说:“你说得不全对,只对了一半。”接着,他就讲起了他战友的故事。的确,李副县长的那个战友在血与火的战场上勇敢无畏,冲锋陷阵,几次九死一生,立下了赫赫战功。回到地方后,被委以重任。可随着官越做越大,私欲心也越来越膨胀,最终触犯了法律。锒铛入狱后,妻子离开了他,孩子远走天涯,老母亲实在承受不住这沉重的打击,精神出了问题,一会明白一会糊涂。李大力看着老人太可怜了,就把她接到了家里,他把她当成母亲,老太太也把他当成了儿子。因为李副县长家的房子并不宽敞,在战友母亲住进家里的几年里,他的母亲回到了乡下……讲完了战友的故事,李副县长推心置腹地说:“兄弟,你两次来我家的目的我心里清清楚楚,可你要知道,建教学楼可不是闹着玩的,出了事就是人命关天。我也知道你是个大孝子。我觉得,清白做人当为大孝,儿女清白做人,父母才能抬头走路,才能心安无牵挂,才能健康长寿。为了父母,为了亲人,咱们没理由不好好走路,你说对不对?”
林荣再次提着沉甸甸的皮包退出了李副县长的家。虽然无功而返,但他觉得这一次收获重大,他知道了以后的路应该怎么走,因为家中有老娘。
(作者:张国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