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浙里廉风 > 藕花洲杯 > 第三届 > 三等奖

拆桥让树

2024-12-18 16:24 来源: 浙江省纪委省监委网站

  晚上九点,外面下着瓢泼大雨,可翠湖镇政府三楼的会议室里依然灯火通明,一个由三套班子全体成员参加的论证会正在紧张进行中。镇开夜会的事情很少发生,虽说是临时通知的,可一把手黄强书记早早地到了场,三套班子成员自然一个也不敢请假全都来了。

  会议围绕是移树还是拆桥这个主题展开,作为古建筑保护的权威机构,特地从市里赶来的文管所王所长,代表专家组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当听到王所长说到“树是老街的灵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原则上应该原地保留”的建议时,黄强轻轻地吐了一口气,看来这顿晚饭没有白请。

  “既然树不好动,依我看还是把桥给拆了。”黄强打断话语插了嘴。“什么?什么?这桥可是刚建好,前天才举办落成典礼的。”这是一个不和谐的声音,黄书记着声音一看是李直。由于年龄的关系,李直在年初时从纪委书记的岗位上下来,做起了人大副主席。

  “李主席,你有什么想法说出来给大家听听。”看到书记盯住了自己,李直知道非说不可了:“黄书记,那棵老树是要保护,可拆桥的代价是不是太大了?这座仿古桥是花了几百万建起的,我看还是请绿化部门来移一下树,那样要不了多少钱的。”

  黄强没想到自己才把想法说出口,就有人提出反对意见,而且这个人在班子里还是很有分量的,心里老大不舒服,就说:“李主席,你没听专家在说,这树是老街的灵魂,百余年来它一直在那块地方生长,移它可是要伤筋断骨的,还不是损了树的灵性?要保老街的灵魂,我看拆桥是个创举,说不定以后还能把这个事例作为一个卖点呢。”“这卖点的代价也太大了。”“老李,你要知道老街开发是党委决定的,也是得到上级批准的,只要对老街整体开发有利,几百万算什么!为了节省时间,我们还是发扬民主进行举手表决吧,同意拆桥保树的请举手——”

  黄强说罢自己先把手高高举起,而后眼睛盯着大伙儿。那些班子领导虽说心里有不乐意,但人在屋檐下不得不顺从,一个个慢腾腾地举起了手,只有李直坐在那里始终没有动。看到大家都举了手,黄强当着大家的面打电话给古建公司王老总,让他尽快把新桥给拆了。

  黄强才宣布会议结束,就听得“轰”的一声巨响从老街方向传来。“该不会是出什么大事了?我们去看看。”有人叫了起来。黄强带着一班子人正准备出去看个究竟,自己的手机响了起来,一看是王老总打来的。“黄书记,我按您的指示,已经把桥给强拆了。”“噢,怪不得会有这么大的动静,没有出什么意外吧?”“没有没有。”“就好,以后这种危险的事情要放在白天做,你要考虑百姓的感受,我们一班人还以为什么地方出大事了呢!”“嗯嗯,我只想到晚上没人,没想得这么多,让书记担心了,以后我一定注意。”

  “刚才的响声是、是古建公司王老总把桥给拆了,没事了,没事了,大伙都回去吧。”知道是拆桥,一班人也就散去了。

  做翠湖镇一把手也有几年了,一直没有提振自己知名度的大手笔,看到各地都在开发老街搞旅游,黄强也动了心:镇上不是也有一条明清风格的老街?年久失修已不成样子了,自己正好可以利用这次机会把它开发出来。

  一把手决定的事情做起来也就方便多了,一个会议统一了班子领导们的思想,随后的规划论证和招投标工作也以最快速度得到了落实,一家古建公司进驻老街展开了修复和重建工作。

  镇上的这条老街横跨在市河的两边,一座有台阶构成的老石桥是唯一的通道。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时老街还很繁华,为了方便群众出行,当时的政府拆了古石桥,在原址造了座水泥拱桥。

  水泥拱桥行走是方便了,但与那些老房子放在一起有点格格不入,要想塑老街整体形象,必须重建仿古石桥才行,这一任务自然落在古建公司头上。

  也别说,两个月不到,在水泥桥的边上,一座仿古石桥就建了起来。为了体现修旧如旧的特色,黄强还特地让王总叫手下工人用硫黄把新石头都熏了一遍,从远处看还真有点古桥的韵味。这让参加落成典礼的上级领导看后都十分满意,特别是分管旅游的副市长更是在祝贺词中夸奖,说翠湖镇的领导不仅能抢抓机遇与时俱进,还注重在细节上下功夫,这样的工作方法和办事态度值得全市学习和借鉴。副市长的一番话听得黄书记心里乐开了花。

  现在好了,新桥才建成两天就给拆了,这样的事如果上级追查下来该如何解释呢?看着站在自己办公桌边的秘书一脸茫然的表情,黄强自己还没想出个十全的办法,就在这时李直闯了进来。

  会议结束回到家后,李直一晚没睡着,班子里其他人怎么想不知道,李直却感到很不是滋味。做了几十年的干部,什么事都没少遇上过,可这拆桥让树的事还是头一回碰上。

  那棵老树在那里生长了不下百年了,黄书记能在石头的颜色这样的细节上都做得如此周到,偏偏就没有考虑到有树挡了道,这像是有点说不过去。记得仿古桥认证时,镇里也请过王所长等所谓文保专家,大家一起到现场看过好多遍,当时没一个人提到桥会影响古宅和老树的。知道那声巨响是拆了新桥,李直好不心疼,这一声丢的可不是一块块石头,而是真金白银啊!于是心里就有了个想法,得把事情的来龙去脉理一遍。明查肯定不行,暗访又有点难度,如何做才能不被人发现呢?李直绞尽脑汁,终于一个想法涌上心头,但必须得到一把手书记的认可才行,所以一上班就去找黄书记。

  李直还是那个直脾气,进门就说:“黄书记,我想了一晚,这拆桥的事怕是瞒不住的。要想得到上级认同和老百姓的理解,看来要做不少的工作了。我负责人大日常工作,想先从人大代表着手,今天下午就以督查老街工程为由,来统一思想认识,你看行不?”黄强没想到关键时刻老革命会帮自己出点子,便爽快地答应了。

  李直让党政办尽可能通知到所有的人大代表,李直带着那些代表在老街上走得很细,一边走一还吩咐随行的宣传干事,用相机这边拍拍,那边拍拍,说这些照片能证明我们这些代表正在履行职责,真正关心着老街的开发和建设。

  晚宴时,黄强特地赶来与代表们一起用了餐,听到代表们表示能够理解拆桥让树的做法后,黄书记端起酒杯敬李直:“老李,你的工作做得很及时。我们常把创新提在嘴上,这拆桥就是个创新举措,对于老街改造这个投资几千万的工程来说,几百万真的算不了什么,就当是在媒体上做了一个广告。”李直在点头认同,黄书记得意地笑了。看到黄书记笑,李直也跟着笑了起来。

  桥拆了自然还得重建,正当黄强在为新桥的选址和重建计划时,市纪委书记把他找了去。一听是要了解拆桥的事,黄书记知道这事有点麻烦了。正想以拆桥是由班子全体成员共同决定的来应对,没想到纪委书记却跟他讲起了拆桥的故事。听着听着,黄强的额头就冒出了汗来。拆桥的秘密那是“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事情,自己应该说是做得天衣无缝了,纪委书记怎么会掌握得如此详细呢?黄强整个人都瘫了。

  事情还要从落成典礼那天说起。送走参加仿古石桥落成典礼的上级领导后,黄强正在为自己受到市领导表扬而得意之际,却接到了王总的电话,说仿古桥上出现了一道裂缝。一听这话,黄强的心头一惊,这可不是闹着玩的,随即赶到桥头查看。借着王总的手电光,可以清晰地看到圆弧形的桥洞上的两块石头,中间有条四五公分宽的裂缝。

  黄强想打电话给建管所,让派个懂业务的工程师到桥头来看一下。电话才拨通却被王总给抢去按掉了:“舅舅,您不能叫他们来的。”“为什么?”“还为什么,我不是想省钱嘛,可能是桥基没做好。”

  一听这话,黄强的头更大了:“我又没少给你钱,你看你,弄出这样的事来,这桥要是出了什么差错,你我都玩完!”“钱的事您最清楚,现在是要想办法。”“你让我想什么办法,我总不能用手托着。”“这个我不管,舅舅,您见多识广,总能想出办法的。”看外甥一副“死猪不怕烫”的模样,黄强抛下一句“你给我时刻监视桥的变化,我去想办法”的话后独自走了。

  从桥头回来,黄强心里就开始默默祈祷,希望这裂缝不要再发展下去。然而“屋漏偏逢连夜雨”,当晚天空就下起了雨,大雨一直持续到第二天下班时也没停。这时,王总打来电话说桥上的裂缝越来越大了,看来情况危急。黄强的心里纠结起来,新桥万一出事,总得找个理由为自己解脱,突然他想起上次认证时,自己跟文保所王所长的一段私聊。

  当时,王所长跟自己提出过,新桥桥址能不能向边上移过五米,说按现在的桥基把路打过去,正好有树处在路中间。当时自己回驳了一句,房子都可以拆,难道树不能移吗?看到自己态度坚决,后来在认证会上,王所长没有把自己的想法提出来,这次正好可以利用它。

  于是忙让秘书打电话把王所长给请了来,陪他一起吃了顿晚饭,随后就召开了紧急会议,决定为保老树而拆桥。也算会议开得及时,这边会议才定下,那边的桥就实实在在经受不住,自己轰然倒塌了。

  “是我没有尽到监管责任,造成了这次事故。”黄强哭丧着脸自我检讨起来。“真的这么简单?要不要我提醒你一下,王总是不是你的外甥?还有文保所的王所长是不是也替你说了话?我们在找你之前,已找他们都谈过了。”“噢,我说我说。”

  知道纸包不住火,黄强只得把自己借外甥一手独揽老街改造工程的事全说了出来,也把买通王所长的事给交了。

  看到工作人员把黄强带出去后,纪委书记打起了电话:“老李,谢谢你,为我们提供了这么重要的线索。”“不谢不谢,只是希望这样的事情别再发生了。”“一定,一定。”

  (作者:朱闻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