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天宝承包了一个水库养鱼,这天表哥杨智彬来找他,说所在单位的马局长刚刚退休,眼瞅着自己这个副局长快熬出头了,哪知道半路上杀出个刘副局长。刘副局长年轻能干,学历又高,如果不弄点手段将刘副局长拉下马,只怕“转正”的希望会成泡影。可刘副局长为人正派,没有什么不良嗜好,除了喜欢在闲暇时钓几竿鱼。
侯天宝知道自己能承包这个水库,多亏了杨智彬的多方活动,当下不敢怠慢,背着手来回踱了几圈,蓦地眼睛一亮,说:“你说那个刘副局长爱钓鱼?”杨智彬愣了愣,说:“不错,但他并不是用公款钓鱼。”侯天宝呵呵一笑:“只要你能把他引到我这里来钓鱼,我就有办法让他完蛋。”说着附在杨智彬耳边低语了一阵。
这个周末,杨智彬热情地邀刘副局长去钓鱼,刘副局长欣然同意。两人到了侯天宝的水库,按照预定计划,杨智彬假装与侯天宝并不认识,钓了一阵借口有事离开了。
刘副局长显然是个垂钓高手,加上水库鱼多,收获挺不错。钓至半途,刘副局长上了趟厕所,回来时发现鱼丝断了。钓得最起劲的时候遇上这事,刘副局长不禁有些懊恼。这时,侯天宝走上前来,问:“怎么了?”刘副局长丧气地提着鱼丝,说:“鱼钩没了。”侯天宝笑着说:“我这里经常接待钓鱼的客人,鱼钩多的是,我替你系上一个。”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个盒子,从盒子里取出一个鱼钩。
刘副局长定睛一看,鱼钩金灿灿的,小巧精致,倒刺呈菱形。刘副局长从没见过这种样式的鱼钩,立即爱不释手,说:“多少钱?”“一个鱼钩能值几个钱?” 侯天宝爽朗地一笑,“再说你还照顾了我的生意。”刘副局长转念一想鱼钩确实是普通东西,便高兴地接了过来。
侯天宝回到自己办公室,杨智彬正在等他。一见表弟他便焦急地问:“你那个计划能成?”侯天宝胸有成竹地说:“放心吧,一切顺利。趁那姓刘的上厕所的工夫,我偷偷弄断了他的鱼丝,现在系上了我送他的鱼钩。”杨智彬不放心地说:“那个鱼钩真那么值钱?”侯天宝说:“那叫宣和遗钩,宋徽宗曾用它在御河里钓过鱼,我花了10万元才从一个古董商那里淘来的。有了这个证据,你明儿个去上级举报,姓刘的浑身是嘴也说不清,你想还能和你竞争吗?”杨智彬听了连连点头,拍了拍侯天宝的肩膀,说:“表弟,我们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我当上了局长,也少不了你的好处。中午我请那姓刘的在镇上的‘天香鱼府’吃个饭,再给他灌上点迷汤。”说完两人不约而同哈哈大笑。
送走杨智彬,侯天宝又到水库边看情况,哪知不见了刘副局长的踪影。他叫来一个水库员工,问:“那位钓鱼的客人呢?”员工说:“他的运气真好,钓了条3斤重的金鲤,那金鲤劲儿大,竟然吞了钩。没了鱼钩,客人只好走了。”
侯天宝一下子懵了,没料到偷鸡不成反蚀了米,那可是价值10万元的鱼钩啊!侯天宝连忙跑到鱼桶前,只见里面空空如也,便急切地问:“那条金鲤呢?”员工回答道:“因为钓的鱼太多,恰好‘天香鱼府’过来收鱼,那位客人结账时就把金鲤卖给了‘天香鱼府’。”
情形糟透了,如果追不回那条金鲤,不仅没帮上表哥的忙,自己还得蒙受一笔巨大损失。侯天宝急得跺了跺脚,往“天香鱼府”赶去。
到了“天香鱼府”,正赶上午饭时间。里面宾客盈门。由于常和“天香鱼府”做生意,侯天宝熟门熟路,径直去了厨房。他找到厨师长,打听金鲤的下落。厨师长一拍脑袋,说:“有位雅座的客人刚点了去。”
侯天宝走到雅座门前,朝里一瞅顿时呆住了:居然是杨智彬和刘副局长!原来“天香鱼府”有道招牌菜叫“醉活鱼”,就是为了保证鱼的鲜味,先往鱼嘴里灌几滴白酒,使鱼晕晕乎乎,然后去掉鱼鳞,在肚皮处剪一个小口,挤出内脏。从尾部开始煮,吃的时候那鱼的嘴仍一歙一合,看似还未断气。
两人的筷子在金鲤上动来动去,侯天宝越瞧越心惊。他知道那鱼钩八成还残留在金鲤的肚子里,但他总不能无缘无故冲进去,万一在刘副局长面前露了馅怎么办?只听杨智彬笑着说:“老刘,你这次钓鱼有不少收获吧?我……”突然,杨智彬捂住喉咙,张大了嘴喊不出来,像是被什么东西卡住了。
侯天宝急坏了,慌忙跑进去,用筷子挑开金鲤的肚子,里面并没有发现鱼钩,难道……侯天宝不敢再想,立刻打了急救电话。
医院的诊断结果很快出来了:杨智彬的喉咙里卡住了一个鱼钩,需要马上手术。侯天宝只得将鱼钩的事一五一十向杨智彬说了,杨智彬怒视着侯天宝,看得他心里直发毛。事情也太凑巧了,千算万算那金鲤怎么会吞了鱼钩呢?
还好手术顺利。送杨智彬回到病房,侯天宝赶紧去找医生询问鱼钩。医生听了,一指旁边的垃圾桶,说:“手术一完就扔进里面了。”侯天宝连忙翻看,里面却一点垃圾也没有。侯天宝急得快疯了,抓着医生的手说:“快告诉我垃圾去了哪里?”医生像看怪物似的看着他,好半天才说:“也许是清洁工弄走了。”侯天宝望向窗外,果然看到清洁工拉着一辆装垃圾的车。
侯天宝精神一振,飞快地跑出去。可是他马上又傻眼了,满满一车的垃圾,怎么寻找呢?侯天宝灵机一动,叫住清洁工:“我出100元钱买下你这车垃圾。”
清洁工愣住了,有人花钱买垃圾,这倒挺新鲜的。侯天宝怕清洁工不答应,掏出100元塞进他手里,拉着垃圾车往家里赶。
侯天宝的家住在一楼,旁边正有个垃圾池。他把垃圾倒在池口,又从家里提出来几个桶,方便分门别类地寻找。侯天宝的老婆见状,不解地说:“你疯啦?弄一车垃圾回来干吗?”侯天宝没好气地说:“别啰嗦,快帮我找一个鱼钩。”不久,8岁的儿子回来,蹲在那里有趣地看着。
一家人忍着恶臭翻动着垃圾,社区工作的小王路过瞧见了这一幕,好奇地问侯天宝在干什么。侯天宝捡起一块纱布擦了擦手,眼珠一转:“现在提倡环保,我们把能够回收的垃圾集中起来,这不是可循环利用吗?”小王听了赞许地点点头,这时儿子拉了侯天宝衣角一下,张嘴想说什么。侯天宝怕儿子讲出实话,狠狠地瞪了儿子一眼。
直到天黑了,鱼钩的影子都没见着。鱼钩究竟去了哪里?侯天宝越想越气。过了几天,老婆跑进来告诉侯天宝,说外面有一群人在找他。侯天宝心里纳闷,开门一瞧,是小王领着社区的干部。小王手里拿着本证书,边递过来边高兴地说:“侯先生,经社区研究决定,你被评为我们小区的创卫标兵。当然,以后我们小区的垃圾回收就得请侯先生多出点力。”侯天宝讷讷地接过证书,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回到家,侯天宝不由得打了自己一个嘴巴,这不是没事找事?现在好了,鱼钩没找着,还惹了一身骚。刚想到这里,手机响了,是杨智彬打来的。杨智彬说他接到消息,刘副局长调到别的单位去了,他顺理成章地当上了局长。算是白忙活了!侯天宝想祝贺几句,还没开口,电话那头杨智彬冷冷地说:“你那个水库承包合同明年就到期了,你准备一下吧。”说完就挂断了。也难怪,他那个馊主意,害得杨智彬挨了一刀,怎么会不记恨他呢?
晚上,儿子放学回家,趴在桌子上写作业。侯天宝看到儿子文具盒里亮闪闪的,他走过去一瞧,大吃了一惊,竟然是那个失踪的鱼钩,只是原本弯弯的鱼钩成了一根直条。侯天宝拿起来,心痛地说:“东西怎么在你这儿?”儿子兴高采烈地说:“爸,你忘了?那天你运来一车垃圾,后来王叔叔过来问你,你捡起一块纱布扔在一边。我发现里面正包着这个东西,当时想告诉你,你却不准我说,我只好悄悄藏在文具盒里。今天我们上手工课,老师要我们自己动手做一件东西,我费了好大的劲才把它变成这个样子,老师还夸奖了我呢!”
侯天宝听了,看着这个面目全非的鱼钩,差点没背过气去。
(作者:郭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