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浙江省纪律检查委员会 浙江省监察委员会

监督"放大镜"聚焦群众"急难愁盼"

2021-09-10 07:37 浙江省纪委省监委网站

  “目前,鱼山岛内46家总包单位的工资支付情况企业用工人数、欠薪金额、举报投诉等情况进行红、黄、蓝三色登记管理对于14家红色、黄色预警单位实时关注,对于即将撤场的单位,通过实地走访等形式倒排时间节点,督促各家单位如期支付工资。”舟山市纪委市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今年以来,针对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劳资纠纷隐患,舟山市纪委市监委联动市人社局,排查央企施工项目103家次,发现风险隐患单位9家,均已实现平稳化解。重点针对鱼山绿色石化基地部分公司拖欠薪资问题,市纪委市监委通过“室组地”联动督查,成立工作专班,通过约谈总包单位负责人,发放劳动保障监察询问通知书、责令(限期)改正指令书,督促总包单位加快工资支付力度,目前5家隐患总包单位所欠13048.35万元工资款已全额支付到位。

  应民之所呼解民之所忧舟山市纪委市监委部署开展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治理,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切实推动解决一批长期困扰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将监督“放大镜”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市纪委市监委会同15家市属部门针对教育医疗、养老社保、生态环保、应急管理等领域存在的腐败和作风问题,选定17个治理项目作为重点治理内容,包括电信网络诈骗专项治理、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劳资纠纷专项治理、农村回迁安置问题专项治理等。坚持“开门搞治理”,及时将17个项目名称、治理举措、举报电话对外公开,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并通过市县一体推进,结合各地区实际,明确监督路径。

  “我们将专项治理工作纳入政治监督项目库管理,通过定期会商调度、联合调研督导、实施月报制度等举措,室组地联动开展跟进监督,形成纪检监察机关和职能部门同向发力、优势互补的工作模式,确保每一项专项治理都能跟踪问效,在每个‘小切口’嵌入‘深监督’。”舟山市纪委市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紧盯“双减”政策出台等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全市各地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专项整治行动,清理了一批教师违规补课、无证办学、培训机构违规收费、发布虚假广告等违规典型。面对新一轮的“开学季”,定海区纪委区监委在做好面向中小学生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日常监管的同时,重点加强全系统师德教育和警示教育,通过多层级谈心谈话等形式进一步拉紧在职教师的思想防线。普陀区纪委区监委通过多途径面向社会公布违规补课举报电话,对收到的违规补课线索立收立查,全面净化校外培训生态。

  在推动整改纠治具体问题的同时,市纪委市监委坚持“三不”一体推进,建立健全了线索起底、问题查处、责任追究等协作配合机制,积极做好专项治理“后半篇文章”。专项治理开展以来,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开展督查116次,查处问题1123人,其中党纪政务处分10人推动相关业务部门建立健全制度机制45项市应急管理局联合市发改委制定全市化工产业“禁限控”目录和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立项阶段联合审查机制,市民政局建立身后事联办精准化督办机制;市司法局出台《舟山市司法局关于推进“清廉矫正”建设的实施意见》等,以监督执纪推动建章立制、源头治理。嵊泗县纪委县监委在侵占农村集体资产资源问题集中治理中,深挖细查党员干部在“三资”监管中的履职和作风问题,严肃查处了1起侵占农村集体资产典型案例,并及时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督促县农业农村局制定《嵊泗县渔农村集体财务管理的若干规定》,建章立制规范渔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深化以案促改。

  “下一步,我们还将在联合督查、持续推动的基础上,选择‘群众急难愁盼七件事’开展专项监督专题电视问政,接受群众和社会的监督,进一步提升专项治理质效。”舟山市纪委市监委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舟山市纪委市监委)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