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专题专栏 > 清廉广角 > 家规家训

朱自清的家风家训

2021-11-08 07:48 来源: 浙江省纪委省监委网站

  朱自清,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民主战士,与温州有着不解之缘。1923年,朱自清到浙江省立第十中学(温州中学前身)任教,负责国文、公民和科学概论等科目的教学。在温期间,他创作了《温州的踪迹》《绿》等优秀作品。朱自清先生教学认真,为人真诚和善,深受学生爱戴;家教从严,注重言传身教,其家风气节,对族人后辈影响至深。

1门口.jpg

朱自清旧居坐落于温州四营堂巷

  唯愿“自清”守原则

  朱自清原名朱自华,名字取自诗句腹有诗书气自华,其父取此名,希望他刻苦学习、饱读诗书。朱自清果然热爱读书,以语文接近满分的成绩考入北大。随着阅历渐长,他觉得做人的品德非常重要,故自更名为自清,典出《楚辞·卜居》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勉励自己廉洁正直、保持清白。

  朱自清对品德的追求不仅体现在名字上,更体现在生活小事中。朱自清家里家具破旧,家人从校园里捡来一张旧桌,用来切菜,朱自清知道后对家人进行了批评,认为这是公家的,不能随意拿来使用。他对原则的坚持可见一斑。

  朱自清的几个弟弟也同样用自己的言行践行着朱家的优良家风。二弟朱物华,曾任上海交大校长,他在子女的教育上颇有原则,大儿子考上交大后,他并不高兴,怕别人说孩子是靠关系读书。为避嫌,他不许自己的另外2个儿子考交大。三弟朱国华,曾任无锡某地检察官,路遇工作对象塞金条,当场表示自己是依据法律办案并没有多做什么,当即转身离开。

朱自清与家人合影.jpg

朱自清与他的家人们

  严于律己有美德

  朱自清之子朱闰生,即荷塘月色中的闰儿,本在《中央日报》做校对,因工作认真努力,被调到编辑组。朱自清得知这一情况后写信给儿子,认为儿子的学识和经验还不够,觉得儿子调到了编辑组实在跳得太快了些,并叮嘱他事已如此,只盼望你努力尽责,要求儿子多学习充实自己,提醒他切不可因为跳得快略有骄心

  二弟朱物华80多岁时,交大的领导看他年事已高,给他配了专车。他认为自己还有行走能力,不必乘车,便不肯要,再三推辞。后拗不过众人,被车子载回家。他一下车,又步行返回学校,再步行回家,以此证明他确实还不需要专车接送。他还谢绝了国家为他配置花园住宅、增加工资的待遇,默默为国分忧。

1朱自清在温州.jpg

朱自清在温州

  铮铮铁骨存气节

  “气是敢做敢为,节是有所不为。朱自清《论气节》一文至今读来仍然振聋发聩,他在坚守气节上从不含糊。朱自清病逝前,家境艰难、身体虚弱,体重甚至降到了38.8公斤,正是需要营养的时候,但他身体力行,践行着万事以国为大的原则,毅然在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美援面粉上签名。临终前,他仍反复嘱咐家人,不要买国民党配给的美国面粉。

  朱自清三子朱乔森,在中央党校任职,是著名中共党史专家学者15岁的他,目睹父亲身体孱弱仍拒领面粉后,亲手退回了面粉票。受父亲影响,他一生看重气节,廉洁奉公。朱乔森生活简朴,几乎没什么像样的衣服,代步工具是一辆破旧的自行车。但他对他人或公家却非常慷慨。每次为灾区捐款捐物,他几乎都是教研部里捐得最多的,一次捐款就高达千元。

1书法.jpg

朱自清故居内景

  朱自清之孙朱小涛,在接受《解放日报》采访时曾说:我的祖辈们在生活和事业上留下的点点滴滴、枝枝叶叶,像清澈的溪水,一直在滋养着朱家后人。

(温州市纪委市监委)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