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专题专栏 > 清廉广角 > 家规家训

孙晓梅:铁骨丹心 忠贞传家

2025-06-23 09:59 来源: 浙江省纪委省监委网站

  初夏的杭州市富阳区龙门古镇,古巷幽深,青石板路蜿蜒向前。在一座白墙黛瓦的老宅前,一块刻有“孙晓梅故居”的匾额静静悬挂,这座典型的江南院落不仅记录着孙氏家族“忠孝节义、清白立身”的家风传承,更见证了一位抗日女烈士的铮铮铁骨。

1.jpg

孙晓梅铜像

  孙晓梅(1914年—1943年),浙江富阳人,出身于书香世家。其父孙祖荫曾任教于浙江法政学堂,母亲徐氏贤淑明理。在这个“读书明理、忠孝为本”浓厚氛围的家庭里,孙晓梅自幼熟读诗书,尤其钟爱岳飞《满江红》与文天祥《正气歌》,先贤的爱国情怀在她心中深深扎根。祖父孙蓉第卸任知县时“忠孝节义、 清白立身”祖训,父亲“立身不在显达,而在无愧”的教诲,塑造了她刚正不阿的品格。

  1937年抗战爆发,深受家训熏陶的孙晓梅毅然投身救亡运动。她组织妇女识字班,宣传抗日思想,并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赴苏南敌后工作时,她将家训中的“忠义”精神转化为革命信念,以“小学教师”身份为掩护,历任中共镇丹县委妇女部长、武进县委特派员,组织抗日武装,被誉为“苏南江姐”。

  1943年4月,孙晓梅在执行任务途中被捕。面对日伪军的严刑拷打,她始终坚贞不屈,高呼“抗日无罪!中国共产党万岁!”同年5月,孙晓梅壮烈牺牲于南京雨花台,年仅29岁。周恩来同志曾评价:“孙晓梅同志是党的优秀女儿,她的精神永垂不朽!”

  在奔赴前线前,孙晓梅手书家信叮嘱胞弟:“宁可清贫自乐,不求浊富多忧”“国难当头,吾辈当以民族大义为重”。这封融合了孙氏家训与革命理想的家书,现珍藏于富阳党史馆,成为连接传统家风与红色精神的重要纽带。正如她在信中所写:“若我不幸,望弟继吾志,勿忘家训”,彰显了革命者对家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2.jpg

孙晓梅家书手迹

  如今,孙晓梅故居作为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正以创新形式传承这份精神财富。2024年,当地以孙晓梅家书为蓝本打造《晓梅家书》沉浸式廉洁主题剧本,党员干部在这里既能感悟“忠孝节义”的传统家训,又能体会革命者“清白立身”的崇高境界。这座屹立在富春江畔的百年老宅,以其独特的精神谱系滋养着新时代的奋斗者。

3.jpg

孙晓梅故居内景

(杭州市富阳区纪委监委)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