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专题专栏 > 清廉广角 > 家规家训

喻安性:保境安民 清风传家

2025-09-18 15:08 来源: 浙江省纪委省监察网站

  在嵊州城区西北鹿胎山南麓,有一座巍峨的古建筑——城隍庙。庙里供奉的城隍是明代驱倭保澳的嵊籍兵部尚书喻安性。

DSC08059_副本.jpg

嵊州市城隍庙

  喻安性(1574-1654),字中卿,号养初,浙江嵊州人。明万历二十六年戊戌科(1598)登进士,授南昌府推官。秩满,以政绩卓异擢升礼部主事,历任吏科给事中、广东按察司佥事、广东巡视海道副使、顺天巡抚、蓟辽总督等职,官至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喻安性智勇安边、刚正不阿、家风清正,为官事迹为后世传颂。

  驱倭慑葡保澳门,定边安邦显胆略

  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葡萄牙人借口曝晒被水浸湿的贡物,擅自进入澳门,私设租借地,建城垣,立炮台,拦运货物,逃税抗税,贩卖妇女、儿童出海,严重危及福建、广东沿海百姓安全。

DSC08044_副本.jpg

喻氏宗族重建的“屏藩永固”文字砖

  万历四十年(1613,葡人操练倭奴,发放武器,扬言进袭广州。朝廷命广东督抚张鸣岗兴兵十万进剿。时任广东巡海副使的喻安性认为葡人不可怕,关键是葡人蓄养的倭奴,若将倭奴驱除,葡人自然慑服,便自告奋勇,愿以一人单骑入澳,向葡人晓谕利害。

  获准后,喻安性挑选数十名精兵,乔装成澳民进入关内策应,自己则密至香山,单骑驰澳。入澳后,葡萄牙人列队、持枪、奏乐、起舞欢迎,一示盛情,二耀武力。喻安性代表朝廷宣恩,如不遣散倭奴,朝廷将封锁海面,断尔粮草,并撂下一句狠话:“倭散则澳夷存,倭留则澳夷戮。”葡人大惊,深知顽抗无果,表示一切听从喻安性的安排。喻安性当即下令,没收倭奴全部财产,并限次日清晨遣返。直到次日倭奴乘船离澳后,喻安性才单骑凯旋。

  整肃吏治敢直谏,不惧权贵扬廉名

  喻安性公正廉明,爱惜百姓。任南昌推官时,他平反冤狱,执法公正,当时朝廷计划在江西采金矿,安性绘制详图力谏弊端,皇帝为之动容,最终撤回采金使臣‌;顺天巡抚任内,遇灾荒即奏请拨国库十万两银赈灾,并免除苛捐杂税‌。

  喻安性清廉自守,刚正不阿。他上《钜铛乱政疏》弹劾司礼监太监成敬乱政枉法,包括利用职权谋私利、欺压百姓、操纵朝政等,危及社稷民生,使神宗最终将成敬治罪‌。之后,喻安性又弹劾宦官程登强征地租、徐贵擅驻天津搜刮民财等恶行,使其被革职‌;上疏指控刘尚忠等七名陵监藐视监察官员,经审讯后宦官势力收敛,自己也因不依附魏忠贤遭诬陷夺职。

清道光《嵊县志》中关于喻安性的记载.jpg

载于《嵊县志》的喻安性传记

  传承清廉重教化,清官辈出振家声

  喻安性祖父喻衮,遵照父亲遗愿,督促几个弟弟专心读书,幼弟喻褧最终考中进士。喻衮教导儿子喻思化为官要爱护百姓。喻衮曾三次被推举为“乡饮大宾”(地方德高望重者,皇帝钦命)。

  父亲喻思化,嘉靖四十年(1561)中举,任广东兴宁知县。兴宁百姓多以种植蓝靛为业,前任县令私自征收蓝靛税思化到任后,请示上级官府,将该税种改为充作军粮和丁税,同时革除各项弊政,减轻百姓负担。他还陆续修缮了县学、官署、桥梁、道路等公共设施,设立社学教化民众。后因积劳成疾卒于官任

  喻安性忠勇刚正、坚守清廉的品质影响着后世子孙,形成了“敬尊长,正心术,端人品,勤读书,谨交友,尊师长,笃勤俭”的家规。其长孙喻恭泰,清康熙二年(1663)任广西永淳知县。彼时永淳县经历明末战乱残破不堪,喻恭泰到任后立即走访民间,了解百姓疾苦,振兴废弛的政事,全力恢复民生。他推行教化,因势利导,使当地风俗淳朴敦厚。离任时,当地士绅百姓纷纷挽留,如失父母。城隍庙附近的孝子坊亦是为纪念喻氏孝子喻禄孙“结庐母墓,号呼拒虎”的孝行而命名,他的事迹在清雍正六年(1728)被列入忠孝祠,流传至今。

  (嵊州市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