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发力推动政商关系亲清与共
近年来,龙泉市工商联在龙泉市委和市纪委监委指导下,聚焦打造“全省一流、全市前列”营商环境的目标要求,创建新时代“两个健康”示范区,积极推进清廉民企建设,加快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营商环境持续向上向好。
今年以来,萧山区纪委监委积极探索,以“不叫不到、随叫随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为原则,统筹36家涉企重点部门和多家其他涉企单位,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创新制定《萧山区入企执法和服务标准》,细化服务事项157条,推动涉企执法规范化、服务精准化。
近年来,北仑区纪委监委在总结提炼“亲清家园”做法基础上,不断创新助企发展方式,摸索出“助企服务有平台、规范约束有清单、政商监督有机制、企业保廉有指导、指数评估有体系”的“五有”标准。
今年以来,为精准破解营商环境监督难题,普陀区纪委监委着力破除数据壁垒,线上、线下归集整合多部门信息资源平台,实现招投标、政府采购、项目审批等全流程体系监督覆盖。该区纪委监委借力大数据为营商环境监督赋能,对政企领域高频廉政风险点开展多维关联分析,要素化提炼破坏营商环境的违纪违法行为特征,构建行政审批、涉企检查、招投标等多个重点领域监督模型,实现对潜在违规违法行为的智能化研判分析,从而督促解决影响营商环境的堵点、难点。
为保护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海曙区纪委监委完善清廉创建片区协作机制,有效统筹“室组地”力量,及时收集、整理和推动解决企业遇到的各类问题。
今年以来,松阳县纪委监委发挥联动机制作用,聚焦涉企服务、招标投标、工程项目等重点领域,强化监督执纪执法,加强全过程评议监督,加大案件查办力度,整治一批风腐问题,同时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建立问题清单动态更新、督促整改、反面典型案例归集、问题线索移交等工作机制,疏通一批堵点症结,以“硬监督”“硬约束”打通影响优化营商环境的“中梗阻”。
区纪委监委紧密围绕三个“一号工程”政治监督要求,携手区委统战部、区工商联等关键部门,共同出台了《关于建立优化营商环境“双百一中心”常态化观测机制的实施方案》,明确了设立100个观测点、100名观察员以及企业服务咨询中心的具体任务,旨在精准聚焦并切实解决企业在发展征途上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以局部优化带动整体提升,推动全区营商环境步入持续优化的快车道。